第五十章 融合制霸(4 / 5)
到战争对他本身的致命打击。陛下,我们应该德国人坚韧的民族意志、在工业领域上的杰出才智予以充分的注意。这些因素一旦在时间的作用下被复仇主义思想所控制的话,灾难将重新降临欧州。因此。对战败国的处置不是没收其军事装备、解散其军队、责令其赔偿战争损失,而是摧毁起发动下一场战争的动力源泉——军国主义思想和工业生产能力。无条件投降。这种新的模式将支持协约**队实现一段时间对德国、奥匈全境的军事占领,也将促使其工业类型在军事占领的条件下发生转型,战争策源地的消饵,才是欧渊长期和平稳定的基础。”
龙剑铭的谈话不可谓不真诚,完全是站在协约国伙伴的立声上为欧洲的未来着想。实际上,他是在打消英国国玉头脑中还存在的愚蠢的。亲戚观念,“争取英国对”无条件投降“这个对德战后鼾办法的支持。
对中国来说,欧洲太过遥远,不能想象利用战败后的德国来对付英国,这样的结局是养虎为患、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必须清楚地看到,战后的世界是中国依靠在战争中积累的基础和先进的科技,与英国争夺国际主导权。竞争的领域不再是军备,而是经济、是民生、是新技术领域、是文化艺术!
以夷制夷的羁糜之法,是虚弱的、缺乏手段的国家采用的政治手段。从中国的历史来看,这种方法短期内有效,长期来看则是大大有害。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让。夷。这个概念消失掉,想要领导世界就首先要融入这个世界!只不过这种融入是被动还是主动的区别了。
英国三百年制霸,表面原因是依靠工业革命,实质上是英国的岛国意识在文艺复兴后期与欧洲大陆意识相融合;是在文艺复兴的中后期,英国主动抛弃了教会愚昧思想的控制,与欧洲大陆的先进文化理念相融合。这才造就了英国在文化上的繁荣,从而促进了在工业技术上的领先,又因为工业技术的领先有了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对市场和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英国不由自主地走向海洋、走向世界霸业,当然,三百年的霸业也让英国拥有了强大的力量和灿烂的近、现代科学文化。
融合,促进了英国的霸业。而英国的衰落也是因为这个词。在拥有庞大的殖民地以后,英国文化本来可以更好地传播到这些地方,可是英国人显然忽略了“要领导别人,首先就要融合进别人的群体”这个规律。殖民者的心理是统,治阶层固有的高傲的心理,殖民者使用的“急功近利”的掠夺手段是英国人最终失去霸业的根源。因为在殖民地,除去军事高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