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初战告捷(1 / 5)
库特阿马拉。土耳其军司令官法约尔中将越来越担心当前的形势了。中**队在前线频繁地调动。战线后时常传来奇怪的“隆隆”声,而飞机则成天在土军的头上转悠着,却并没有实施攻击的迹象。
中将清楚,自去年在这里围歼了一万英军后,库特阿马拉又将迎来一场大战。只是这次,他不再是信心满满地要去围歼入侵者,而是非常担心自己和自己四万部队的命运。在1905年,将军曾经跟随全权使节——陆军大臣去访问北京,在那个时候,将军就开始逐渐地了解中**队。后来,中**事代表团到达土耳其帮助整训部队,更加深了他对中**队的了解。何况,目前在这里的驻守的部队,大部分曾经接受过中**官的指导。
一些不可预知和揣测的因素把两支原本应该是兄弟的军队摆在了这里,成为敌手。而法约尔,则没有丝毫的把握能够击退中国人,除非他手下有足够多的军队。四万由中国人培训出来的部队要去抵挡十万中、波军队,要在天上飞机、河上战舰的监视下去击败自己的老师?不可能!将军考虑的是:该坚持多久?还要考虑的是:万一战况恶化,自己怎么做才是对四万部下负责?
“报告!”指挥部里出现了一个中尉军官。
中将点了点头算是回礼。
“刚刚中国飞机投下了这些文件。”中尉把手里的文件交给将军后立正、向后转,走了出去,他的军姿还是中国教官教的哩!
法约尔看看了手里用阿拉伯语写的文件,神经质地回头看了看门口,心里在担心着刚才的中尉有没有看过这些信件。将军清楚地知道,中国人很念旧情,前些时候的炮击完全就是示威性质的,没有给土耳其人造成人员伤亡。将军还知道。天上地飞机随时可以投下炸弹,也许中国人已经知道这个不大城市里的这幢屋子就是土军指挥部,他们完全可以派出足够多的飞机把自己炸死在这里。但是中国人没有这么做口甚至,在前线的战壕里,中国士兵还没有向自己部下开枪的打算。
“……奥斯曼帝国政府不顾及土耳其人民的愿望,没有主动积极地去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企图通过战争来搜取财富。满足少部人的需求……为这样地政府打仗实际上就是跟土耳其的人民做对,土耳其军队的出路不是去打一场注定不能取胜地战争。而是积极地利用手里的武器为土耳其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法约尔将军阁下。我本人不愿意与曾经的盟友作战,与曾经的朋友作战,大中华帝国国防军希望土耳其军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