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 ~庄毕的儿子~(4 / 6)
李莲英笑的抽着鼻子眉眼花花:“那咱就不客气了,大侄子,你会办事,今儿个老佛爷还夸你呢!几百石的粮食、上千斤的肉、菜,几十辆车子,一夜的工夫都办好了,还整了个镖局来护驾,你也算是用心了~~~~~~~~前两天苦啊,太后她老人家和皇上两个人就脊梁靠脊梁在条板凳上睡了一宿,十来口子人就一碗大麦粥,咱家看着心疼啊,眼泪都要掉出来了,可是又不敢哭,怕老佛爷瞅见了伤心~~~~~~~~现在好了,瞧着吧,两宫回鸾的时候,就是你小子发达的日子,你小子要是个宫里的爷们,那老叔那还有得混?恐怕只有回家捧着土碗啃老米饭的份儿喽~~~~~~”
李莲英还真拿自己当了庄家的老人儿了,一口一个小子,叫的亲切。庄虎臣一脸的感激:“能伺候皇太后、皇上和老叔一回,是侄子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小侄的前程都靠老叔提拔了!”
宫里的爷们?您老还是踏踏实实的当您的九千岁吧!咱就不在您的锅里搅马勺了。庄虎臣看着胯下挺着头抗议的小兄弟,赶紧对这份大有前途的事业敬谢不敏。
“都包在咱家身上,谁让咱是你老叔呢~~~~~~~~你这个候补道是捐的吧?”
“回老叔的话,小侄的前程是当年父亲跟着刘大帅出兵放马的时候,大案里保举的,不是花钱捐的”庄虎臣一句一个“老叔”、“小侄”,叫得亲切的如同没出五伏。
“呵呵,你爹倒是好计较,和法国人交兵的时候,你才两、三岁吧?尿炕的娃娃都有战功了?好啊,果然是个忠心的,娘肚皮里就替咱大清卖命了!”李莲英喈喈怪笑,让人头皮发炸。
“你有这次的功劳,别说同知、知府,就算平了品秩放个实缺的道台那也是手拿把攥的,将来一个特旨道那是稳稳的,同样是道台,难得是特旨这份儿荣耀,不论两江还是直隶、两广,总归将来让你指省个好地方,这个都包在咱身上,用心把老佛爷伺候舒坦,巴结好差使~~~~~~~~你才多大啊!再过个二十年,四十郎当岁的年纪,说不定就能做到督、抚,起居八座,开府建牙了!”
四十岁的督、抚,那是够年轻的了,放在太平年月里,绝对是圣眷优隆了,就是战争年月,凭战功升官快,那也是异数。从咸丰年间,多少湘、楚、淮勇杀的尸山血海,血葫芦滚出的功劳,保举到提督、总兵的车载斗量,更别说什么副将、参将、游击了。多少保举到了一、二品的顶子能授个实缺的守备、游击就念佛了。清季承明制,以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