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 ~火烧春帆楼(中)~(3 / 5)
毫不犹豫。
这家伙就是最典型的中国式野心家!天下大乱十次中有八次都是这种人蓄意煽动的口
杨士琦挑弄阴谋那是顶尖的高手,谁要想搞什么小动作,他用鼻子一闻就能嗅出背后的味道。但是他对国际形势把握方面就差了许多,即使比起已经死了多年的李鸿章都远远不如口
庄虎臣却有种奇怪的联想,现在中国、英国、法国、美国四国攻打日本,和当年八国联军打中国太像了。各国都是心怀鬼胎,可以说没一个不是希望别国出力,自己看热闹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庄虎臣、李鸿章才能谈出个只赔款,不割地的条约,洋人才能接受大清是受害国而不是战败国。
好歹当然大清有庞大的市场,还多少有点经济利益,现在的日本有什么?资源没资源,除了一屁股的债之外,真想不出来打日本有什么便宜可占。可以说现在的四国,战争的动力还不如当年的八国联军。唯一想打的是庄虎臣自己,占领日本,解除日本的武装力量,改造日本的国民教育,就像后世的美国曾经做过的那样,只有这么做,才能让日本不再成为埋在中国身边的定时炸弹。
可问题是英国、美国、法国都不想打,对于他们来说,日本就是个天边的国家,而且还是穷的叮当响。如果没有这些国家的支持,单独靠中国财力和兵力都不足以支持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别看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口,可是真正能打仗的兵也就是原先的甘军,不过是区区十万人。
伊藤博文是在欧美国家最知名的东方政治家,他的死一定会轰动世界,肯定会让西方人产生同情心理,早在甲午战争的时候,伊藤博文就是利用西方媒体舆论的高手。
他绝对不会无声无息的死掉,相信他的死讯会在最短的时间传遍世界。这也更可以让本就没有战心的英、法、美三国找到借坡下驴的借口。这三个国家都是民主国家,民意是至高无上的,别说打一场没有经济利益的仗不可取,就算是有巨大的国家利益,只要民意不支持,政治家依然会一筹莫展。更何况,这场仗本来就是庄虎臣憋着坏,用朝鲜人冒充日本人攻击了各国军舰才引发的,否则哪个国家都不会吃错了药打日本的。
李鸿章马关议和的时候意外的挨了一枪,大清少赔了一亿两银子,很可能这次伊藤博文的自杀会让庄虎臣的所有计划胎死腹中。
无双国士啊!尽管这个伊藤博文是中国人的仇人,可是从日本锻角度来看,却是义薄云天的大英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