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这个办法好(5 / 6)
不能打,为什么不能打?你打一枪敌人还十枪,我们打一炮敌人还十炮。敌人能打我们,我们就不能打敌人,敌人能活动,我们就不能活动,敌人稍微弯腰,他在他的阵地上就可以在走,我们弯着腰就不能走,我们部队就很可怜,钻在洞里不敢出来,志愿军战士不管是下去挑水,或者是在晒被,都有可能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成了受气包。
为避免招致无谓损失,尽快完成第一线坑道防御体系的建设,许多部队一度给前沿部队规定了不主动惹事的戒律,把“不随意开枪”作为了一条纪律,这就注定迟早要生出是非来了。尽管不得随意开枪的军令在先,然而每一个士兵都不愿意在这种气氛下永远被动下去,终于,这条军规被一个名叫徐世祯的四十军的副连长给打破了。
一天他独自潜出阵地,为了避免暴露目标,徐世祯脱下上衣,用泥土涂满脸部和全身。随后,一个人提着一支水连珠步枪,进入阵地前沿一个废弃的临时掩体,距离对面的阵地大概在2oo米左右,对面阵地上的士兵,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了别人的靶子。徐世祯打一枪换一个位置,一天之内,击杀七名敌军。
徐世祯在无意中扮演了一个狙击手的角色,打完后他硬着头皮等着落。团里既没有撤他的职,也没通他的报。而是很快指示前沿连队,选拔少数射击准确的神枪手,隐蔽埋伏在前沿阵地上,灵活机动地狙击敌人。他没想到自己的鲁莽行为不仅没有招来军事处罚,反而从此为处在被动中的中**队开辟出一条新的战法。
为对抗联合**的炮火优势,志愿军在一步步加固自己的防御体系,他们开始挖掘横贯山峰两个斜面的坑道工事,以便在遭到空袭和炮击时能够有效的隐蔽。由于缺少同对手抗衡的火力,冷枪狙击成为志愿军在这一阶段,用以掩护大规模坑道修建的主要作战方式。
但是,对手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付,人们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生了。敌人的通讯器材比较好,步话机装备到班,我们枪一打过去他们的炮马上就过了,飞机立刻对我们的阵地进行轰炸。我们把敌人打倒以后,这边的措施就是赶快隐蔽,有时候也吃过亏,过去我们打倒一个敌人以后,大家就感到高兴,在阵地上喊:“打到了,打到了”大家都出来了,随之也就暴露了藏身地点,不到一分钟,铺天盖地的炮火,以及各种轻重武器,就会暴雨一般倾泻到狙击手的射击阵地上。他们的轻机枪重机枪马上就对我们阵地上打,一打就是十多分钟二十分钟,炮不是半天一一来就是十六,那是一个炮兵连的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