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转机(2 / 4)
且实施了重新武装德国的计划;美国迅以军事条约部署了对苏联势力的包围圈;广大中间地带国家纷纷投靠美国。
更重要的是,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基本失败,军事打击力量增长了三倍以上。特别是美国已经完善了战略空军的建设,制成了热核武器,这对苏联构成直接威胁。苏共高层同意莫洛托夫的见解,作出尽快从朝鲜脱身的决策。
经过出席斯大林葬礼期间周恩来两次到苏联会商,3月27日,中央致电金日成,“准备在遣返战俘问题上作一让步”;28日,金日成、彭德怀致信克拉克,同意他2月22日提出的先行交换伤病战俘的建议;3o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表声明:“谈判双方应保证在停战后立即遣返其所收容的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而将其余的战俘移交中立国,以保证对他们的遣返问题的公正解决。”
这个声明否定了1952年12月5日周恩来指责联合国“通过了一个支持美国政府违反国际公约、强迫扣留战俘的立场以利其继续和扩大朝鲜现行战争的决议案(印度方案),这一行动显然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国人民坚决表示反对。”声明还否定了坚持“只有将战俘直接交给对方保护”的全部遣返原则,认可了美国主张的“自愿遣返原则”。
1953年3月底,我军整个战场部署调整已经完成。为了增强我军在朝兵力,第第第第第1师也再次入朝;准备参加反登6作战的第第135师),巳集结于东北地区,作为志愿军的战略预备队。另有地面炮兵六个团四个营(炮兵第第第第第2师炮兵团两个营),高射炮兵一个团一个营(高射炮兵第第38营)先后入朝,分别加强给正面各军和东西海岸部队;空军十四个师,海军一个鱼雷快艇大队、一个海巡大队、两个海岸炮连,亦准备参加反登6作战。
为了使几个新入朝的军能依托正面工事得以锻炼取得经验,而将几个在朝鲜有战斗锻炼的军加强东西海防,将第第一线调至西海岸,将第第第一线的第47军调至谷山地区为志愿军预备队,而以第第第1军分别接替上述各军原先担任的正面防务;以第第第第第第33师加强东海岸防御力量;以游击支队改编的摩托化则立团置于北仓里地区,作为快机动的反空降部队。
我军调整后的部署为:担任西海岸防御的部队有志愿军六个军十九个师,人民军一个军团另一个旅,地面炮兵十四个团另九个营,高射炮兵两个团另十三个营,坦克六个团;担任东海岸防御的部队有志愿军两个军七个师,人民军两个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