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支手枪引发的血案 (13)(8 / 24)
住条命,至于财物能带走多少算多少吧。可还有许多的老弱妇孺,跑不了,逃不掉,很多都被鬼子伪军杀害了。
虽然民兵部队很多,可是战斗力很弱,主要原因是民兵很分散,每个村只有几个人,几支枪,子弹有限。附近几个村的民兵集中起来也不是鬼子机枪小钢炮的对手,往往打不上几下就得撤退,搞不好就会被鬼子包饺子。
虽然民兵们在鬼子的来路上埋上地雷,但鬼子们后来发现了这种情况之后,直接避开道路,从田地里走,从山梁上走,专挑那些平时没有人走的地方行军,反正也没有机械化部队,连辆摩托车也没有,全凭两条短腿走。结果就是民兵的地雷直接失去了作用。
鬼子过去之后,村庄变成废墟,田地变成荒地。老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大冬天的,很多乡亲们没有被鬼子杀死,却由于没有吃的没有地方住被活活冻死了!最后发现,根据地两边地区的人口至少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
鬼子们见村围村,见鸡杀鸡,见猪宰猪,就连见了乡亲们种地用的耕牛,也绝不放过,一枪打倒,然后直接在原地支起大锅,把乡亲们的门窗拆了,直接当成劈柴,炖鸡煮肉烤牛,一边大块吃肉一边大肆搞破坏,烧房子,填水井,拆碾台,有的老乡心疼耕牛,最后的结果就是被鬼子先是绑在树上,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耕牛被杀死,然后被剥皮剔骨,喂了鬼子的肠肚,鬼子吃饱了喝足了,然后把抓到的老乡割舌剜眼活活折磨至死。
县大队这段时间可是忙坏了,到处救火,到处打鬼子。
然而,鬼子好象不太受影响一样,照样到处做恶。
一个原因是县大队人员太少,每个连虽然已经接近满员,但战斗力并没有上去,而且鬼子们分散开进攻,进攻点太多,导致防守失效。
另一个原因,就是鬼子进攻的目的是破坏,而不是抢给养,另外没有一定的计划性,走到哪里破坏到哪里,根本没法预计下一步的攻击地点,他们只想给八路军造成最大可能的麻烦,因此和县大队打开了游击战。很多情况下,鬼子们把抢到的鸡鸭猪羊,尤其是耕牛,不一定吃掉,而是打死然后扔进井里,污染水源,以期给根据地造成尽可能大的破坏。
很多次,县大队一发现敌人的踪影,马上派兵前去,可是,当县大队去的时候,鬼子早就跑了,只留下烧成一片白地的村庄和一地的老乡尸体。
县大队就象是一个浑身是劲的大汉,但面对着满身的跳蚤却毫无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