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财政整顿(2 / 4)
可不希望自己统治的国度也出现这种问题,所以主政东三省的时候,他就是开始收拢财政回归中央财政部,这一点在入住京师之后更是明显,他相继整顿了直隶、河南、山东等省的财政系统,核心就是把财政大权,尤其是征税的权力收回财政部,避免让地方政府插手财政大权。
现在苏系统治下的各府县,是没有任何征税的权力,以唐山行政公署下属的永平府滦州市为例,这个近年来迅速崛起的重工业化城市,依靠唐山工业公司为龙头,打造出了唐山工业开发区,它这个县级市的财政收入在去年就已经突破了千万大关,号称国内第一爆发富城市。
然而滦州市的千万`税收在征收的过程中,实际上和滦州地方政府没有半点关系,都是财政部下属的滦州财政局进行直接征收的,而滦州财政局并不归属滦州市政府管理,而是直接归属财政部管理。
财政部把滦州的税收征收后,大部分会直接上缴国库,一部分则是拨给滦州地方政府用于市政建设和行政开支。而国税和地税的分配并不是按照固定的税额,而是按照比例。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把当地的经济发展的越好,财政部收取的税收越多,地方政府从财政部手中拿到的地税也就越多,这也就导致了诸多当地政府奋力发展当地经济。
在奉军南下江南地区后,苏系的财政整顿工作自然也就跟进了到了江南地区,而其中重中之重的自然是上海。
上海身为当代中国的第一大城市,也是远东的第一大城市,尽管它的大部分精华地区都是在租界,但是上海华界依旧拥有不可窥视的发展潜力。
上海乃是经济重地,这一点是既定事实,而现在苏系要做的就是把上海的财政体系整顿好,让上海的庞大财力融合到苏系财政上来,为苏系的财政建设,为奉军的扩军打仗贡献自己的力量。
财政财政之余,苏系派遣的上海市政府领导官员们也是开始筹划着仿效葫芦岛、营口、唐山等地,准备大搞工业。
上海原本的工业基础就比较好,尤其是生丝产业非常发达,这个年头的中国生丝产业,主要都是围绕着上海在进行,江南一带的农民们种桑养蚕,那些商人们从农民手中收购了蚕茧后,这些蚕茧大部分都是流向了上海的各大缫丝厂,缫丝厂生产出大量的生丝后,那些洋行进行收购,然后出口到欧美国家。
上海的工业基础,交通环境都是非常有利于发展工业的,苏系刚任命的那些上海高层官员们想要在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