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九江之战(二)(3 / 4)
次作战中,这个第四师给奉军带来了大量伤亡的同时,自己也是损失惨重,在金陵把补充旅给丢了,后续在湖州、杭州的一系列小规模战斗中,第四师作为段祺瑞手中最能打的部队,多次充当断后重任,成功掩护了皖军数以万计的部队撤往浙南,这个过程中,第四师先后又是损失了好几千人。
这倒不是段祺瑞想要把自己的嫡系主力第四师充当断后部队,而是其他部队实在不堪用啊,非要把那些省军部队顶上去,结果不是被全歼、被俘,就是转头就跑。
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多次,两江第一师、第二师、第九师、第十师都是这么没的,而两江第四师更多调头就走的典范,这个两江第四师从上海、嘉兴、杭州、宁波一路南逃,被奉军追着一路打,愣是没有半点反抗之心,跑到了台州之后竟然还能保存了主力未损,这说起来都算是个军事奇迹了。
既然这些省军部队靠不住,段祺瑞也没有不打算指望他们了,如其送上去被歼灭,还不如先一步退下来重整,期望在后续战斗里能够恢复一定的战斗力。
由于遭到浙南地区的地形限制,同时还遭到了奉军第四师的顽强抵抗,所以导致奉军在进入金华地区后攻势一下子就是变的缓慢了起来。
由于无法见到速战速决的可能性,所以奉军统帅部的作战处在制定后续作战计划的时候也是变的谨慎起来,开始刻意让第四军和第二军的侧翼相互掩护,避免孤军深入。
然而尽管后续战略已经变的谨慎起来,但是这依旧无法阻挡奉军整体南下的攻势。
七月二十三号,奉军的顾蓝玉第三师长途奔袭后,终于是抵达了南昌这个江西腹地的政治、军事、经济重镇。
随后在第四军的另外一支部队第九师第十八旅的配合下,正式发动了对南昌的大规模进攻。
为了防守武昌以及广信府等地,段祺瑞集结了所有手里能够拿出来的兵力,包括了中央陆军第二混成旅两江第八师、两江第十一师、两江第十二师这四支老部队外,还有紧急编成了两江第十三师。
单从部队番号来说,皖军在武昌、广信一线部署的部队已经超过了一个混成旅、四个两江步兵师,然而这些部队的状态非常不好。
中央陆军第二混成旅历尽当涂、金陵两战后,损失过半,后续虽然段祺瑞竭力补充,试图恢复第二混成旅的战斗力,然而也只恢复了万人规模,更关键的是这万人里有半数都是新兵,而新兵的素质不管是奉军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