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 故诈幻明幽(2 / 4)
走上堂,她的头发梳成高髻,虽然堂上光线阴暗,远远看去,仍能看见她的头发有些斑白,似乎已经将近五十岁。她紧趋几步,跪在何晏面前,低声道:“妾身拜见明使君。”
“不须拘礼,请坐。”我哑声道。我也觉得奇怪,为什么自己今天的心肠会这么软。
她依旧不动,头一直低着,道:“妾身这几日一直想要拜见明使君,怎奈明使君事烦,不能如愿。妾身的儿子何晏,据说因为盗墓,被明使君系捕,妾身以性命担保,这是天大的冤枉。望明使君详察,还犬子一个清白。”
我心中陡然跳了一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妇女说话口齿清晰,口音虽然类似当地土著,却似乎有些差异。而且她穿着打扮整洁素朴,和当地妇人喜欢繁缛装饰的风格也颇有不同。尤其是那语音中有些非常耳熟的东西,甚至,甚至可以说带有家乡居巢县的影子。我马上想到何晏,心中似乎顿时有如明镜般的澄澈,当初第一次见到何晏,之所以会陡然对何晏生出好感,除了觉得他俊美之外,他口音的特别可能也是一部分原因,只不过我没有深想罢了。当然,何晏的口音基本和当地官吏无异,如果说有不一样,那就是和这妇人有点关系。我狐疑地问道:“听君的口音不类广信人,君之故籍是否在庐江?”
这妇人突然身体一颤,惊讶地抬起头来:“明使君好耳力,妾身正是庐江郡居巢县人,明使君也在庐江做过官么?”
她的脸一抬,我吓了一跳,这才发现她脸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虽不能说相当丑陋,至少也不那么和谐。天啊,我心里暗道,看不出言辞如此温婉的人,面容竟然遭到了如此破坏,我本能地将身体往后一仰,她似乎觉察到了,赶忙又低头道:“妾身容貌丑陋,吓着明使君了,请明使君恕罪。不过妾身不是故意的。”
“无妨,刺史不仅仅在庐江郡做过官,还正是庐江居巢人。君叫什么名字?怎么来到了广信?”我的声音有些干涩,隐隐感觉这个人和我可能会有关系,胸腔有如擂鼓。
她“啊”了一声,呆若木鸡,过了一会才艰难地回答,声音中带着水的湿气:“此事说来话长,连妾身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现在再提起,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妾身原是庐江居巢县左长公的女儿,年十七嫁给同县郡督邮何敞为妻。有一个春天,妾身的夫君奉职巡视郡县去了,妾身独自一人在庭院中看花,突然冲进来几个男子,用个布袋将妾身兜头罩下,这几个贼盗将妾身带到一个屋子里,欲侮辱妾身。妾身坚拒不从,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