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5 / 7)
觉自己的确脾气发大了,张亦成无论如何也是股东,不是工仔,但是丰泽好比自己生下的儿,她不忍心看到它夭折。如果不给张亦成一点压力,他根本就要靠自己,自己要上班,而且必须要上班,丰泽不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她不会辞工。
压力就是动力,张亦成第二天解决了价格问题。
张亦成解释说,其实问题很简单,出在他和杨晓丽没有亲自搞过丝印,搞丝印的人都知道,油墨采购回来,到上线印刷必须要添加天那水调稀,否则太浓了,没法印。我们自己买天那水回来兑,三桶油墨兑成四桶,相当于成本降低百分之二十五,我们可以让利给客户百分之十。相对300块一小桶的油墨来讲,天那水的价钱可以忽略,至于质量,那更不用操心,我们请人调好,车间使用更方便,节省时间。这样一来,利润提高十五个百分点,光高丰一家厂每月利润8000块成了事实,与丰泽的开支基本持平了,如果再增加一家客户,就是稳赚了。
万一高丰的订单不稳定或者丢掉了,那还是彻底完蛋了。杨晓丽想来想去,感觉还是不踏实,嘱咐张亦成隔三差五去高丰采购部搞好客户关系。自己经常跟林总去高丰坐坐,与高丰老板黄先生混个面熟。为了第一张订单,杨晓丽费尽心机,用心良苦,现在感到有些踏实了,每天才敢安稳地睡上一觉。
1998年春节过后,杨晓丽去工商所正式登记成了个体工商户。价格平了下来,张亦成的业务能力也展现了出来。前三个月平均每月增加一个客户,至五月份,每月营业额已达到15万,纯利润近4万块,员工除了小康,还增加了一个送货员,估计还要增加两个员工。杨晓丽认为辞职的时候到了,思考良久,把辞工书递给了总经理林春风。林春风想让杨晓丽继续留下做,说丰泽张亦成打理就行了,现在金融风暴,不要急于求成,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做外单的,尤其受到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好多厂没有订单,辞掉工人来减轻企业压力。林春风分析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但杨晓丽是铁了心了。对林春风的关照,杨晓丽表示衷心的感谢,她放心不下张亦成,如果她不辞职去参与管理,张亦成那人非把公司吞了。
林春风沉默了一会,最终同意了杨晓丽的辞职请求,并且同意丰泽作为大美的经销商,享受最优惠价格不变。
杨晓丽离职后搬入了丰泽印刷制品厂,风风光光做起了老板。杨晓丽做为大股东,当然为丰泽的头,两人商讨着分了工,杨晓丽负责公司日常事务管理,开发供应商,张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