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部分(1 / 7)
访者:“咦?催眠不是让人睡着?”
我:“呃……不是……”
来访者:“那为什么叫作催‘眠’?”
搭档:“河马并不是马,鳄鱼也不是鱼。”
来访者:“……好吧,我一直以为催眠就是让人做梦,然后趁着对方做梦的时候去问一些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呢……”
搭档边笑边看我。
我:“催眠是通过某种手段让被催眠者交出部分意识,这样就能获取被催眠者潜意识中的一些想法或者某些记忆。”
来访者:“交出部分意识?这是怎么回事儿?”
搭档:“他指的是主控权。被催眠者在进入到催眠状态后,会接受催眠师的引导——其实这就是交出意识的控制权。”
来访者:“被催眠的时候,不具备思考能力?”
我:“不,丧失的不是思考能力,而是部分防范能力。”
来访者:“就是别人说什么自己答什么,对吧?”
我:“差不多是这样。”
来访者:“那这个回答是经过思考的吗?”
我:“嗯……与其说是回答,倒不如说是条件反射。这样你就能理解了吧?”
来访者:“我懂了,条件反射是最直接的,没有任何防范……那你刚才说催眠是模仿做梦,是不是指刚才你们说的那个?面对记忆流的直接反应?”
搭档:“实际上更深层一些,通过催眠所面对的实际上是被催眠者的潜意识部分。”
来访者:“关于潜意识的问题我回去再查。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潜意识不会被意识到吗?另一个是:我想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搭档:“对,当然不会被意识到,所以被称之为‘潜意识’。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虽然我们无法意识到潜意识,但是我们的一言一行基本都被潜意识所影响着。”
来访者:“那本能呢?本能不能操控我们的行为吗?”
搭档:“本能是原始出发点。比方说你饿了,会去找食物,但是你的潜意识则在你寻找食物种类时加上了一些特征。假如你潜意识中有节食的倾向,那么你在寻找食物的时候会更偏向于低热量、低脂肪。若是你对某种能够成为食物的动植物有特殊的经验,比方说你小时候被猪追过,这个记忆在你心理上留下阴影,那么你在选择食物上有可能更偏爱猪肉,这是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