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部分(5 / 6)
1912年3月7日,陕西军政府派了两位“理学名儒”来劝升允休战。此时马安良已经回甘,张行志也准备开拔,升允疯狂的东征计划失败了。
升允当着两位名儒的面,放声大哭,痛骂袁世凯误国,并说:“现今皇上退位,我已无君可事,惟有一死以报圣恩。”
3月10日,升允撤回甘肃,但他仍然念念于迎驾西北,重建朝廷,3月20日到平凉后,升允致电袁世凯,要求由他取代张凤翙任陕西都督,以便两宫将来安置。这等要求迹近笑话,北京自然不予理睬。
升允只好带着家眷逃往西宁,以后辗转经西伯利亚、中国东北等地流亡日本,成为宗社党的干将。自此一直参与各种复辟的活动,至死方休。他死后,宣统赐谥“文忠”,与经营西北的左宗棠同。
而甘肃,一直到1912年3月15日,袁世凯登上中华民国大总统位已经五天,才与新疆一道,宣布承认共和政体。满清朝廷的西去之路,算是彻底断绝。
绅士与会党
【“辛亥革命的一课”】
在九岁的小学生沈岳焕眼中,这些天明显跟往日不同:叔父红着脸在灯光下磨刀的情形,真十分有趣。这孩子一时走过仓库边看叔父磨刀,一时又走到书房去看爸爸擦枪。他不明白将发生什么事情,但却知道有一件很重要的新事快要发生。
第二天醒来,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是家里人的脸色都白白的。一数,家中似乎少了人,几个叔叔全不见了。只有父亲一个人坐在太师椅上。沈岳焕上前问:
“爸爸,爸爸,你究竟杀过仗了没有?”
“小东西,莫乱说,夜来我们杀败了!全军人马覆灭,死了几千人!”
1911年10月22日,长沙新军发动起义,迎来了长沙的光复日。革命在长沙取得成功之后,湖南境内各地相继宣告独立,只有湘西辰沅永靖等地,由于地处一隅,顽抗到12月底到次年1月初才宣告革命成功。从1911年10月27日起,湘西凤凰厅的城防军与光复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攻防战。光复军由会党、新军、苗人组成,号称有一万多人。城防军主要是“道标”,即道台朱益濬率领的军队,额定是一千零六名,武装精锐。而近四千人的“镇标”,即镇台周瑞龙所辖军队,本来是由绅士(其中即有沈岳焕的父亲沈宗嗣)出面,与光复军联络共同起义。但队中有一千六百余名精兵被湖南巡抚余诚格抽调去长沙与革命党作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