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钱塘迎敌锋芒初试,江阴死节浩气长存 (1)(4 / 22)
,那是几个亲兵。
黄宗羲没有吭声。不管怎么说,不等命令擅自出击,在军事上是不允许的。尽管如此,他却不免也有点怀疑:会不会进攻的命令已经下达,只是出于某种尚未弄清原因,没有送到自己这里?如果是那样,自己按兵不动,且别说争先立功的话,光是因此贻误了战机,就很不应该……然而,要是命令并未让自己参与行动,自己冒冒失失地出战,就会打乱整个部署,后果更加严重……
“嗯,你在这儿守着,没有本官之命,谁都不许动!”这么交代了一句,黄宗羲便匆匆转过身,撇下众人,向跳板走去。刚走出几步,远远看见孙嘉绩由几个亲兵簇拥着,正沿着跳板,急步朝这边奔来。
“快!快!赶快进兵!”显然也看见了黄宗羲,孙嘉绩隔着船挥手喊。
“怎么?”
“命令下来了,下来了!”
黄宗羲“啊”了一声,本能地立即转身往回走,才行出两步,又站住了。
“咦,怎么还站着?快、快啊!”已经走近来的孙嘉绩气喘吁吁地催促。
“不是让我们天黑之前赶到的么?怎么现在就下令进攻了?”
“不知道!哎,别管了,快,快!”孙嘉绩显得急不可耐。
黄宗羲不再问了。不过,当他奔向中军大船的船头,对已经闻声赶到的部将汪涵、茅瀚下达了进兵令之后,心中仍旧疑惑地想:如此说来,进攻计划无疑是改变了!然而,眼下才只自己一支军提前赶到,其余几支义军尚未抵达,督师行辕到底为何不到约定时间,就下令进攻?虽然这一次渡江作战主要是靠王之仁的正规水军,但是……
“咚!咚!咚!”“咚!咚!咚!”急劲的鼓声蓦地在身旁震响起来,这是催促进军的信号。黄宗羲猛一抬头,发现只这一沉吟工夫,整个水寨已经全动了起来。义兵们纷纷从舱里涌出来,有的爬上船篷,有的奔向甲板,开始起锚的起锚,扯帆的扯帆。这些义兵,绝大多数都来自浙东水乡,骑马也许不大习惯,驾船却是家常便饭。只见没费多少劲,各船已经陆续准备就绪。然而,也只是做完这一步而已,到了接下来,照例应该启航出发时,不知为什么,那些义兵们像受到某种无形的禁制似的,动作忽然变得迟疑起来,开始你望我,我望你,互相等待着,谁都不肯首先把船撑出去。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催促进军的鼓声益发擂得震天价响。
船队起了轻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