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鲁监国挥师西进,钱谦益失意南归 (2)(9 / 22)
延,实是朝中有人对我汉员心存疑虑,不欲多用之故。故此许多人都觉心灰意冷,各萌退志。学生今日告辞,亦无非知难顺命而已!”
黄澍说这番话时,虽然语调有点酸溜溜的,但由于直接点出了事情的内幕,却使洪承畴不由得一怔。不过,出于维护朝廷威信的本能,他仍旧“噢”了一声,故作惊讶地问:
“朝廷不欲多用汉员?先生这消息从何而来?怕亦是二三候用之人,穷极无聊,才造出这种妄测之说来!据学生所知,实情绝非如此。今上及摄政王虚怀若谷,礼贤下士,并无满汉之分。所以迁延至今,实因人数太多,甄别考察,甚费时日。此外别无他故!”这么断然否定了那个传闻之后,为着安抚笼络对方,他接着又说:“何况江南尚未平定,诸事纷拿,学生要倚仗先生之处甚多。譬如说,眼下就有一事,欲请先生为我参详!”
说着,他就站起身,从公案上取过江宁府的那份密报,递到黄澍手里。
起初,黄澍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照例地跟着站起身,双手接了过去。然而,没等把密件看完,他就止不住失声叫起来:
“啊,怎、怎么会是他!”
“那么,先生想必认得此人?”洪承畴关注地问。
黄澍只含糊地“嗯”了一声,却没有说话。他神色紧张地把密件看完,这才像是缓过一口气,小心地说:“学生认得。不过,那是早在弘光僭号之时——怎么,原来他就在城中?”
洪承畴摇摇头:“时至今日,只怕已经逃掉了!嗯,这姓沈的,是怎样一个人?”
“这……学生虽则认得此人,却无非见过几面,并无深交。故此也所知不多。只是听说他虽然长不满五尺,却好作大言,平日满嘴兵书,在社友中引为笑谈。此外,嗯,此外学生也就别无所知了……”
“唔,”洪承畴沉思地走出两步,随即回过头来,又问,“据先生所知,这复社之中,像这沈士柱——还有去年那个吴应箕一类的人,会有多少?”
“大人是说……”
“这姓沈的在此间出入,分明已非一日。他在城里的复社中人里,会不会尚有其他同谋?”
“这……据学生所知,那复社别看他当年名气颇大,其实无非是一干士子借以求名进身之阶。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即在当时,已是各怀私利,互相攻讦,争斗不已。及至今日,彼等眼见山河易主,天命在清,更是早已分道扬镳,作鸟兽之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