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苦心谋划里应外合,全线崩溃豕突狼奔 (3)(4 / 8)
皋后,继续过着穷困的生活,五年半后因劳累过度,死于疢疾(热病),年仅二十七岁。冒襄著有《影梅庵忆语》,深致伤悼。
钱谦益——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此老因深悔迎降失节,南归后即转而从事反清复明的秘密活动,奔走颇力,其间被两度牵连入狱,赖柳如是全力护持营救,终于得脱。年八十二始卒。
柳如是——积极辅助钱谦益从事反清复明活动,多所谋划。钱谦益死后,因侄孙钱曾嗾使族人迫债,谋夺家产,愤不受辱,悬梁自尽。死时四十六岁。
马士英——浙东兵败后,逃往福建,旋即遁入寺庙,削发为僧,被清军捕获杀死。
阮大铖——浙东兵败后,即投降于博洛麾下,跟随清军进攻福建,半途中风,死于仙霞岭。
洪承畴——继续总督江南军务至顺治五年(1648年),恳请卸任获准,返回北京。五年后,因全国各地抗清形势高涨,再度奉命南下,在平定两湖、两广及云、贵等地中劳绩卓著。顺治十八年(1661年)退职。死于康熙四年(1665年),清朝赐谥“文襄”。但到了乾隆年间,仍旧与钱谦益等人一道,被列入《贰臣传》。
1991年2月~1997年1月初稿
1997年3月改毕
2011年11月修订
跋
【一】
校改完最后一个字,对着即将送出的稿子,终于长长地舒出一口气。因为这意味着,长达十六个年头的一段创作旅程,总算有始有终地结束了。这十六年——从三十七岁到五十三岁,应该属于人的一生中精力最旺盛,也许还是创造力最强的一段岁月。在我而言,虽然不能说全部,但起码大部分都交付给这部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三部曲的创作了。在眼下这一刻,三月的和风不凉不热地吹拂到身上来,蒙上一层薄翳的淡淡阳光,在阳台外的绿树丛中弄影,我在电脑前坐下,准备写这篇《跋》的时候,首先涌上心来的是一种深切的庆幸——庆幸生逢一个太平的时世,使我在如此长跨度的岁月里,得以始终保有着一个虽有间歇,却基本上持续不断的创作环境,一种从容沉着的著述心态。而对于文艺创作,尤其是多卷本长篇创作来说,应当是十分必要的这种环境和心态,远的不说,起码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五十多年间,恐怕还没有过。虽然未经一一细考,不过我总想,那样一种动荡时世,必定使得好些具备这种能力、才华和抱负的作者,因此无法施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