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S美术馆的怪事(13 / 19)
一遍,怪事出现了。
中午时分,画面忽然受到了某种强烈的干扰,屏幕上除了一片雪花,什么也没有,一分钟后,干扰消失了,画面恢复了,那幅无名氏画作就赫然出现在那个空地方。
面对陈馆长的质询,保安部的负责人挠了半天头,承认中午是保安管理中最松懈的时段,大家都去吃午饭,保安大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而S美术馆里有一群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中午正是联络感情的最佳时机。
按规定,必须有人坐在监控屏幕前,但实际操作中,这条规定形同虚设,这也难怪,S美术馆毕竟不是博物馆,陈列的都是现代画,不是价值连城的古董,新馆落成以来三年多,从未发生过失窃案,所以大家都放松了警惕。
看来“这个人”对美术馆的保安程序了如指掌,才会趁虚而入。从这一点来讲,即使不是馆内工作人员,也有内线。
但是,那个干扰又是怎么回事?
陈馆长来到二楼C展区,这儿已经恢复了常年展的陈列品,二楼的A、B展区,是几幅水彩画,C、D展区,则是一组金山农民画,在挂无名画的位置上,挂着一幅叫《二嘠子卖驴》的农民画。
陈馆长抬起头,朝天花板上的摄像头看了看,镜头外面有一个乌黑的圆形玻璃罩,普通的观众即使抬起头来,也分辨不出那是什么。
陈馆长推理出“这个人”的作案过程:他一定使用了某种仪器,对天花板上的摄像头释放出干扰电波,请注意,他所站的位置必须在镜头的拍摄范围之外,以免被摄入画面,然后“这个人”迅速来到C展区的这个位置,把画挂起来,转身溜之大吉,整个过程只有短短一分钟。
有如此敏捷的身手,“这个人”可以去偷故宫了。
“这可真是……”陈馆长嘟哝了一句:
“活见鬼。”
陈馆长决定不再追查这件事情。
这幅画已经属于自己了,明智的做法是让所有人尽快遗忘此事,最好忘得一干二净,永远别再提起。等到哪一天,有人发现它不翼而飞,如果他不识相,提出报警,陈馆长就会严厉地训斥他:本来就是多余的东西,没了就没了吧!
这幅无名氏画作搬进书房的时候,陈太太只是朝它看了两眼,并没有引起她的兴趣。
丈夫的书房,陈太太一般不进去,陈太太的宝贝女儿读的是寄宿制高中,周六与周日才回家,继父的书房,她从不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