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S美术馆的怪事(4 / 19)
是“051”。
馆长助理觉得自己的右眼皮狠狠地跳了一下。
本次画展的作品一共是五十件,按顺序编号从001到050,怎么会冒出来一个“051”?
馆长助理把它重新审视了一遍,这幅作品的尺寸较大,据他的目测,估计长100公分宽80公分。这样的尺寸,理应放在底层的A厅或者B厅,怎么会放在二楼的展区?
馆长助理看着小罗和小芹,问:“是你们把它从楼下搬上来的?”
小罗与小芹面面相觑。
收尾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将所有的作品放入库房,库房在地下室,如果这幅作品在底层展出,把它搬到二楼,岂非多此一举?
“它原来就在这里。”小罗指着前面,C展区墙上一块空间。
馆长助理走上去看了看,发现第二个不对头的地方。
虽然有挂画的钩子、光源布置(一组共四枚射灯),但是缺少一块说明牌,牌上应写着该画的名称、创作年代和画的尺寸。
“铭牌呢?”
“铭牌……”小芹摇了摇头,“没看见呀,好象本来就没有。是吗?”
小芹看着同事小罗,小罗使劲点了点头。
望着这对一问三不知的宝货,馆长助理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忽然他冒出一个念头,其实没什么,作为馆长助理,他有这个权力。
“把它打开。”
小罗与小芹再次面面相觑,好不容易装进了保护封套,再拆开,吃饱了没事干?
馆长助理的语气不容置疑,并且做了个手势,小罗与小芹只好把四个硬角拆下来,揭开第一层塑料纸,第二层牛皮纸,让这幅作品完整地展现开来。
这是一幅常见的布料油画。画布上的景物,毫无疑问是一间齿科诊室,画面被一分为二,左边是一台治疗椅,治疗椅的前面,靠墙的地方,摆着一张办公桌,桌上有一台液晶显示器,办公桌上方的墙上挂着一只宜家的塑料钟,时针与分针恰好合在一起,是中午十二点。
画的右半边,有一扇大大的玻璃窗户,百页窗帘被收了起来,窗外隐约可见一棵法国梧桐树的枝叶。
法国梧桐是上海市区内最常见的街道树,据说早在上海滩开埠时,即1890年前后,由法国传教士引进的树种,此树枝繁叶茂,树干笔直,适合在城市街道两旁栽种,因对上海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