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执念(3 / 11)
中时苏杨就是校文学社社长,对文学社大小事务管理颇有心得,可让人沮丧的是名扬四海的F大居然没有文学社,这在苏杨看来简直是奇迹,对这个奇迹苏杨的第一反应是悲哀,苏杨捶打着胸膛对天高喊:“我好恨!”并认为这是文学在当今大学校园没落的真正标志,而他的才华终将被无情埋没,从而成为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恨。
如此悲哀了好一阵后,情绪又演变为愤怒,苏杨认为所有的错完全是因为校领导不重视文学,真不晓得那帮孙子一天到晚到底在想什么,放着这么大的事置之不理,那个主管校园文化工作的老师应该被暴打一顿,然后拉出去枪毙,方能泄他心头之恨。等愤怒达到高潮时,苏杨突然灵机一动,很快意识到这个缺陷其实是一个绝好的成名良机——既然学校没文学社,那么干脆自己创办个文学社好了,自己拉旗搭灶做老板,感觉不要太好啊!这简直就是上帝看到自己郁闷了这么久,才给自己这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想到这里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当时苏杨正在教室自修,他的举动把身边的同学吓了一跳,还以为这位同学突发羊痫风。
主意拿定后,苏杨再没心思学习,卷起书就往宿舍奔,李庄明正在宿舍里背《海子诗集》,背得满头大汗泪流满面,苏杨连叫他几次,说有重要事情商量他都不予理睬,最后气得苏杨一巴掌拍在李庄明的脑袋上,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很快就得到李庄明举双手双脚的赞成,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创业,建立真正自由、民主、激情的文学社,两人说到最后颇为开心,于是转战到学校附近的小饭店边喝酒边规划宏伟计划,小酒一喝就是一夜,最后还真整出一套颇为像样的创业计划。
随后的几个月,两人按制订好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着。大二下学期结束前,在新闻系创办了“听风”文学社,并打出宣传语“不是我,是风”,酸掉人大牙,而为扩大“听风”文学社的知名度,苏杨千方百计托关系找人请了一位颇有名气的作家题了词,又在上海找了几位风头正劲的青年作家来系里开了两场文学讲座,号召新世纪大学生应该爱好文学,文学能够拯救人类尚未堕落的灵魂,效果很不错,没过两星期报名参加的人就超过个位数。一个个文青在座谈会上动不动就高喊“不是我,是风”,很是沧桑。
又过了一段日子,苏杨看时机成熟,决定把“听风”文学社的规模扩大到全校范围,只要团委批准就算取得合法地位,以后活动就可以轰轰烈烈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让全校文学爱好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