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7 / 10)
又说:
“李雪莲都要结婚了,还能告状?”
又说:
“她虽然跑了,但跟人去了山东,没去北京,不是证明?”
郑重仍有些将信将疑:
“这可事关重大,来不得半点含糊。”
贾聪明:
“郑县长,我以党性保证,这事儿再不会出岔子。为了这事,我花了两年工夫,只是不到饭熟,我不敢揭锅。”
郑重彻底相信了。相信后,心里一块大石头,马上落了地。接着一身轻松。忙乱三天,动用四百多名警力,原来忙的方向错了。以为她去了北京,原来她去了山东。四百多名警力没解决的事,一个贾聪明解决了。郑重也知道贾聪明办此事的用意,法院缺职一个副院长;便对贾聪明说:
“老贾呀,你给政府办了一件大事。”
又说:
“我听说法院缺职一个副院长,等这事结束,组织上会考虑的。”
贾聪明也一阵激动。本来他还想向郑重汇报赵大头儿子在畜牧局当临时工,急着想转正的事,但县长刚刚说过他副院长的事,再另外附加条件,反倒不好张口了;也怕再说别的,冲淡自己副院长的事,那就成了跟组织讨价还价;便一时捺住没说,想等自个儿副院长的事儿落实之后,再重提赵大头儿子的事。郑重交代贾聪明:
“这事儿的过程,就不要跟别人讲了。”
贾聪明马上说:
“郑县长,这道理我懂。”
欢天喜地走了。贾聪明走后,郑重突然感到肚子饿了,这才想起自己三天没正经吃饭;忙打电话,让秘书给自己张罗一碗面条;接着又忙给市长马文彬打了个电话。三天前李雪莲从家里逃跑,郑重想瞒着马文彬,把事情局限在县里解决;后来被马文彬知道了,马文彬主动给他打了个电话,一下陷入被动。马文彬在电话里发了火,说他忘了三个成语,让马文彬“有点失望”,吓得郑重湿透了身上的衬衣衬裤。之后连抓三天人,也没抓住,郑重急得满嘴起泡,以为事情无望了,等着马文彬再发火,甚至做组织处理;没想到天无绝人之路,阴差阳错,事情又在这里峰回路转。事情终于解决了,郑重也想赶紧告诉马文彬,以减轻上回让李雪莲逃跑的负面影响。马文彬已经到了北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今天已经开幕了。电话打通,马文彬正在吃午饭;郑重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向马文彬汇报了;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