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万事俱备(4 / 5)
纂诂》《辞通》一类书籍,还包括一些佛经和道藏,一句话,凡是里面的古代典籍,于为都囊括一空了。“唉,早知道这里有这么多书,我何不早一点来找张强呢。”于为在心中满足地叹息。
两个簸箕里的书不足千本,但于为找了近百本书后还不满足,又仔细搜寻了一遍才住手。
尽管只有一百多本书,但还是有一定的体积。迟疑了一会儿,于为留下了《本草纲目》和《商君书》,于为想,这两本书不犯禁吧,不会被说成是封资修书籍吧,当时是批林批儒的时候,法家理论被捧到了天上,《商君书》是著名法家人物商鞅的大作,《本草纲目》是众所周知的医书,别人总不至于说自己看“黄书”吧。两个簸箕中的书虽然不到千本,减少百来本后,不注意的话,仍然看不出来,反正都是些封资修书籍,多了少了看来也无人过问。
于为把其他的书稍微整理了一下,全部收入玉藏戒子中,看了看两个簸箕,确定任何人都难以发现书已经少了后,才在簸箕上盖好报纸,锁好小屋,将《本草纲目》和《商君书》带回张强寝室。
张强正在做饭,见于为找了一个早晨,居然只带回了两本书,不禁好笑。“小为,不要再装了,说,到底是想哪个淑女!”。于为笑道:“哎,张强,到底意中人是哪一位,让我看一眼行吗?怎么总是淑女淑女的!”。
俩人说笑一会儿,吃了中午饭后,又到街上逛了一圈,于为告辞要走,张强哪里肯,又留着于为住了一宿,第二天早上于为才告辞回村,张强挽留不住,送走于为后,怅怅而归。
回到巴颜村,于为边斋戒边开始了如饥似渴的学习。多年未接触古典书籍了,尽管于为对古文不算生疏,与许多同龄人比,算是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了,但要想在短时期内迅速提高对古籍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是相当困难的。好在于为旧有基础不错,以前就基本能阅读古文,本身实际又很聪明,加之一有空闲就努力学习,所以,两个多月后,于为在古籍阅读理解能力方面,已经不下于普通学者水平了。对于中医知识,也在这段时间得到了比较系统的补充,甚至超过了普通医生。现在再读“仙缘法”,于为感觉已非常轻松,有时对极个别词句,虽然也还有些难以把握,但利用在文化馆找到的那些工具书辅助,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九月。于为斋戒已近百日,通过对典籍的艰苦学习,虽然还没开始进入正式修炼阶段,但对“仙缘法”的前两篇,于为已经倒背如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