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1 / 5)
年关将至。
难得一个好天气, 庆国公府的门前尤为热闹。
今日是王家女眷去清明寺拜佛的日子...十几辆青布帷盖的马车整齐地排成一条线,马车瞧着并不起眼,车前却皆挂了一块刻着“王”字的木牌。
赶车的小厮,骑马的侍卫,还有捧着香案端着手炉的丫鬟们正有条不紊得做着手头上的事。
天色刚亮,马车启程...
清明寺位居金陵东郊,从朱雀巷往东门出发, 一路上需花一个时辰。
这路途并不算近, 偏偏去往那处的人却有不少, 尤为初一、十五两个还愿的日子, 更是数不胜数。好在王家并无所求, 也未有人需要还愿, 今日去也不过是拜一拜佛身、听一听佛经罢了,倒也无需特地要挑那两个日子。
如今天色尚早, 车子刚出朱雀巷,至得城中, 已觉车外人声鼎沸。
沿途摊贩的叫卖声、混着一些吆喝声...
却是一副十足的热闹景象。
王昉自那桩事后便很少出来,也早就忘了外头是幅什么样的光景了,一时之间便忍不住侧耳往外听去...
傅老夫人瞧见她这般模样,便笑着让半夏抬了半边帘子, 一面是与她说:“你既掌了家,也该认一认家中的铺子...正好这条路上有不少, 我便指几家予你看。”
王昉知晓祖母是察觉出了她的心思, 小脸一红, 却还是点头应了。
半夏笑着打开槅扇,又掀了半边帘子...
那马车外的景象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涌现在王昉的眼前。
街道两侧摆着摊贩,如今时间还早,摆着的多是早饭摊,混着那摊贩独有的吆喝声:“卖馄饨了,上好的葱花小肉馄饨,又鲜又美味的馄饨,才五文钱一碗...”、“新鲜的包子哎,热乎乎的包子哎,两文钱一只的包子哎...”
傅老夫人笑着看了眼,她也许久未曾瞧见这样的光景了:“倒是越发热闹了。”
马车在城中行驶得并不快,她这话说完,便瞧见了几间铺子,指着与王昉说:“那宝珠楼是所有首饰铺子里最赚钱的,旁边的绸织铺专做成衣生意,因为样式新颖在金陵城中也还算不错...”
王昉顺着她的指点,便一一记了下来...
她想着祖母先前所说的成衣铺,她脑子里倒是有不少新颖的样式和花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