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1 / 4)
姚明珠在暑假的时候把双胞胎接了过来,然后在大学附近的一所小学办理了入学,俩人上了同一个班级,姚明珠每日早晚接送。
六儿看着国华和秀秀上学,也朝着要上学。姚明珠想着孩子三岁了,上学也可以的,于是把她送到了一条街对面的一个国营幼儿园。
而此时,姚明珠的大学也毕业了。
姚明珠的专业在当时还算是个新兴的专业,一个班不到二十来个人,一毕业就全部有了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国营单位找来上来的,有时间为了一个人才,两个单位大大出手的事情都有。
姚明珠又两年实践,又上了三年学,理论和实践都有,安市的城建院和都市的一个国营建筑公司都向姚明珠递来了橄榄枝。姚明珠本来想着去京都建筑公司看看,见见世面。但知道爷爷姚传崧准备趁着眼睛还能看见时编写桥梁睡到施工实践锦集时,立刻就推辞了两份工作,拉着爷爷的手要求加入书籍的编写中。
因为姚明珠有个新的想法,把学校引进的施工新知识与爷爷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编制一本新的包含前期的概念,到统计计算分析,以及实践工程分析和讲解。
姚传崧听了姚明珠的想法,非常赞同。
于是姚传崧一边教书,一边与姚明珠整理以前的图纸,融合新的知识,然后编写,推理,论证,一遍又一遍地计算,写字。草稿纸就收集了五箩筐。
不过付出也就会有收获,一套崭新编桥梁山洞施工书籍完成了,整整两百多页厚。这也花费了姚明珠和姚传崧整整四年的时间。
四年的时间,六儿长到七岁了,成了育才小学的一名少先队员了。双胞胎的田国华和田秀秀则上了六年级,马上就要小学考试了,准备上初中。
四年的时间,西南乡下爆发了知识青年的动/乱。
下乡的青年不适应乡里的生活,纷纷要求返城,于是跟当地的干部,政府发生了冲突。也是因为这件事,上面开始了知识青年返城的浪潮。
只是如今的城里很多工厂已经从下乡找齐了工人,很难有对应的工作来安排回城的青年,这样一来,下乡青年返城计划被中断。然后下乡的青年开始拼背景,拼家庭能力。
有的从城里使劲儿,通过定向制定招收下乡的青年,以此来达到回城的目的。还有的则在村里干部身上使劲,通过干部推荐学习或者上工农兵大学离开农村。
如此一来,村里干部权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