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4 / 8)
赵林松眯了眯眼睛,看着公交车渐渐远去,然后给梁宇堂打了个电话。
至少,让他帮助她的女儿,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吧,这也是鹿萍生前最后的遗愿。
……
鹿呦呦排队买票的时候,遇见了梁宇堂。
她看到这个年轻的男孩子轻装简行的模样,有些疑惑地皱了皱眉。
梁宇堂没有解释,鹿呦呦也没有问他。
她任凭梁宇堂跟她买了同一辆大巴车的票,任凭梁宇堂帮她拎着行李箱上了车。
鹿呦呦没有去厦门,因为她真的很怕顾盼升会找到她。
她和梁宇堂一起买了去秦皇岛的大巴车票。
同行的男孩子很温柔,什么都没有问她,鹿呦呦也什么都没有说。
他用自己的身份证开了一个单人间,然后把两个人的行李放在旅店里,就带着鹿呦呦去找房子租了。
鹿萍生前喜欢海,为了让鹿呦呦接受更好的教育,鹿萍还是带着她留在了北京。
那个年代的北京户口管得不如现在严格,鹿萍嫁人之后,就有了北京户口,鹿呦呦也因为这个户口,所以高考的分数也不算是特别优秀,但是却顺利地进入了全国最好的电影学院念导演系。
鹿呦呦想着,母亲生前没有机会,那么她死后也该享受一下住在海边的日子吧。
她这样想,所以才首选了厦门,后来去不了厦门,才选择了秦皇岛。
这种旅游城市很容易找到临时的工作,鹿呦呦在海边的景区附近租了间一居室的小平房,每天都在海边的炒面摊打零工,小城市消费水平不高,鹿呦呦又是习惯了节俭日子的人,所以生活得很滋润。
每天在工作结束之后,她都会坐在海边,看夕阳将云朵映出璀璨的颜色,海风卷着湿咸的味道侵入她的肺腑,才让她有一种切实活着的感觉。
秦皇岛真的是个适合与世隔绝隐居起来的美丽小城。
梁宇堂似乎在某家小的广告公司里实习,鹿呦呦没有问他住在哪里,梁宇堂也没有告诉她,只不过他每天晚上都会来海边找鹿呦呦。
有人曾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没有“我喜欢你”,但却时时刻刻都在身边的感觉,是鹿呦呦从未体验过的。
如果能一直这样下去,或许故事就会走向另一个算得上是美好的结局。
可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