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大秦岭(3 / 4)
载,足以说明秦岭山区当时森林繁盛,而农业种植和捕鱼伐木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秦岭南北的人文景观亦各具特色。
秦岭山脉西段有麦积山石窟,山体悬崖壁立,状若积麦。自后秦时期开始凿刻,至今保留有雕刻194窟,佛像7000余尊,壁画1300余平方米,是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
八百里秦川",自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人类农耕、定居,是中国有名的文物古迹荟萃之地。秦岭之南是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四川盆地”,其间的邛崃山脉和成都平原又是蜀汉文明的发端之地,根据对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早在3000年以前的商周时代,蜀的先祖即掌握了非常先进的青铜冶炼、玉石加工工艺,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枝奇葩。间南北向的深切河谷自古就是南北交通孔道,其中著名的有今宝(鸡)成(都)铁路经过的陈仓道、西安至宁陕的子午道、傍褒水和斜水的褒斜道,以及傥骆道、周洋道。在秦岭北坡及关中平原南缘现存众多的文物古迹及流传着丰富的历史故事。有秦始皇陵及许多帝王陵墓群、周代沣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楼观台、张良墓、蔡伦墓等古迹。位于西安市南40余公里的终南山自古风景秀丽。《诗经·秦风》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的诗句。唐代官绅在此建有别墅,其中以王维的辋川别墅最负盛名。王维所作的优美山水诗大多是描写此处景色。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有“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的诗句。附近还有翠华山、南五台、骊山等秀丽山峰,山中分布有明清以来建造的太乙宫、老君庵等大小庙宇40余处,是关中游览避暑的良好场所。
秦岭的北坡还有七十二岭之说。按说秦岭崇山峻岭千沟万壑,其山谷应不分南北,为什么单是秦岭北坡有这“秦岭72峪”说法,且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流传这种说法,这有待历史学家去考证,我想可能两点原因。一则西安(长安)自古帝王之都,而秦岭北坡距离西安很近,长期的历史浸*造就了秦岭北坡地区丰富的历史、地理、宗教、人文内涵,这是被人类不断涉足和充分开发的地区,历史上帝王将相把这里作为避暑狩猎之地,文人墨客把这里作为寻幽咏怀之处,僧侣隐士把这里作为修身养性之所,逃犯流民把这里作为避难存身之家,商贩旅人把这里作为通渝达蜀之道,所以为了区分秦岭北坡的各个峪口自然就会有相对流传广泛的地名;另一则古人常常用七十二来形容多,就好像我们熟知的“孙悟空72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