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异睡症 (1)(10 / 22)
莹润,僧袍宽大,一看即知是一位得道高僧。事实上,他佛法精湛,多修道场,门下弟子数以千计,在佛门深受爱戴。
我隐约有所耳闻,沈恕与空蕴和尚打过几次交道,至于两人的交情到了什么程度,却不得而知。
玲珑塔是大悲寺的寺产,算得上佛门至宝。它修建于魏文帝时期,多少朝代兴亡、兵凶战危,它自岿然不动,保存得非常完好,后人又几经修缮,与新塔相差无几,不过多了些历史沧桑而已。
玲珑塔计有十一层,每层供奉一部梵文手写经书,所以又有“十一佛经塔”之称。楚原民间流传有一则关于玲珑塔的民谣,颇有些趣味:高高山上玲珑塔,玲珑塔里有佛经,佛经流传千百载,看过黄河九澄清,五百年来澄一澄,历经四千五百冬。当然,民谣难免有夸张成分,玲珑塔还没有四千五百岁那么老。
李辉今天把省里主管宗教事务的头面人物都请到玲珑塔来,目的是定夺一件争议已久的“商业计划”。
佛教和商业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当今社会里,两者却莫名其妙地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些不惜把佛门净地沦为赚钱工具的所谓僧人们趁机中饱私囊,更自冠总经理之类的头衔,热衷于结交官商,不伦不类,徒留笑柄。好在佛祖他老人家“五蕴皆空,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不与这些伪僧人们计较。
宗教局长李辉脑子灵活,早瞅准玲珑塔里蕴藏着巨大商机,提出一揽子开发计划,包括玲珑塔向公众开放、收取门票、影印典藏佛经出售、企业冠名、拍卖玲珑塔商标等,据估算潜在的商业利益以亿元计。
不过这个计划遭到空蕴和尚的强烈抵制。玲珑塔是大悲寺寺产,空蕴和尚不松口,李辉也拿他没办法。而且空蕴油盐不进、软硬不吃,他虽然年事已高,但勤修佛法,耳聪目明,行走无碍,看样子至少还能再做二十年住持,李辉无论如何也没有耐心等下去。
为压制空蕴的“嚣张气焰”,李辉搬来省政协和省人大的主管领导,希望借助他们的地位促成玲珑塔开发计划。空蕴嗯嗯啊啊地答应着,却总是借口寺务缠身,使得省领导的视察安排一拖再拖。谁知他在两天前不知怎么突然开了窍,主动联系李辉,说欢迎各位领导来视察玲珑塔。早已达成默契的三位领导今天一早就拨冗莅临。
一行人寒暄着来到玲珑塔门前,值守僧人规规矩矩地站在门侧,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念一声“阿弥陀佛”,说:“佛门圣地,请施主除去鞋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