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解不开的文字(3 / 4)
”还好,没叫我冰阳就挺好了,“这件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只从太爷爷的笔记上知道了要进入神城的确需要地图还有钥匙,可是地图不知道在哪里,钥匙不知道是什么。后来我们猜测既然黄金圣律剑是一起被带出来的,那么也许是一把钥匙,一次我们就去淄城找这把剑,才遇到了你。”
唐云新看着那本手札继续说:“另外就是关于地图了,太爷爷并没有提及在哪里,我们一开始想到爷爷去过那几个地方去寻找,但是找了所有的地方并没有,太爷爷画的那张地图上最后一个地方被直接销毁了,没法再追查下去。这个时候我们想到了爷爷带出来的那本安期生的手札,也许能从上面再找出一些线索,但是当我们打开,发现也不行!”
“也不行,是没有什么线索吗?”我问道。
唐建华这个时候说话了:“不是没有发现线索,而是上面的字我们根本不认识。”
听到这里,我拿起放在手边的那本安期生的手札,发现上面的字的确不是古汉字。中国现在的文字是主要是属于象形字和会意字,只有很少的错意字,例如“日”“月”等属于象形字,“武”“信”都属于会意字。中国的文字经历了结绳记事、河图、洛书、伏羲文王画八卦、甲骨文、金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在秦朝之前,因为很多字还没被发明,大部分都是象形文字。
所以到安期生的那个时代,仍然是以钟鼎文大篆为主,最多是秦小篆。因为我在大学主修的就是古文字方面的,更何况我们家中还有一个尊称为当代“古文字泰斗”的老爸,但是这上面的字我的确不认识。前面我说过,我也算是在行内能数得着的了,甲骨文金文什么的都不太能难住我,可是这下子我犯愁了。
上面刻的也是一些类似繁体方块字的图案,但是我可以确定这绝对不是古汉字,否则被传出去还被笑掉了大牙。上面的子很是繁琐,也像是一种象形文字,因为有的看起来的确像是一种图画,但又不像。这到底是什么,我叹了一口气又放下了,我是无能为力,如果要是我老爸,兴许能读出个一二三四来。
“怎么样,你也看不懂吧!”唐建华笑着看着我,“当初云馨的太爷爷是哈佛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费劲多少力只是看懂了很少一部分,最后实在无能为力,不得不放弃。但是她在笔记中说过,如果他那个老搭档在这里,估计两三年就能研究出这上面写的是什么。从他死后,这个字我们家就再也没认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