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案血色教育(5 / 21)
这可能就是凶手的投毒途径吧,送理化检验室进行检验吧!”
“果真是磷化铝!”理化实验室赵科长说,“开始从无纺布袋上残留的微量灰色粉末上看,我就感觉是磷化铝粉剂。”
“前面四名死者的现场,会不会都有这些东西,只是被我们勘查人员忽略了呢?”我问。
大宝点点头,说:“这种无纺布袋实在是太常见了。很多东西都用这种无纺布袋保护表面,甚至现在的鞋子的内袋都是无纺布袋。如果是可挥发的药剂,即便我们的勘查员在现场发现了无纺布袋,也会因为空空如也而被忽略掉。”
“第一个案子,苏诗死亡的现场有打斗,显然她没有磷化铝中毒。”我说,“之后的现场都有个通性,就是导致昏迷、死亡的现场,要么是车里,要么是小房子里,都是一个封闭的环境。而封闭的环境,是气体中毒必须具备的条件,这个我们怎么没有想到?犯罪分子从第一个案子中吸取教训,之后的案子手段升级,这也是常见的情况。”
“我已经安排市局勘查部门对另外三起案件现场的封闭环境进行复勘,并且对之前提取的物证进行清点。”林涛说,“我估计很快就能找出其他三个安放磷化铝的布袋。只可惜这些毫无特征的无纺布袋,完全没有办法去查它们的来源。”
“磷化铝?好像之前你说过这个东西。”韩亮说。
“对,之前有个一氧化碳中毒的案件中,我怀疑过是磷化氢中毒。”我说,“磷化氢中毒是比较常见的气体中毒的类型,大多数磷化氢中毒都是在收庄稼之后,为了杀虫而导致意外的人员中毒。但是这个无纺布袋就不简单了,显然不会是意外中毒了。”
“磷化铝遇见空气中的水,就会变成没有气味的磷化氢。”大宝说,“然后会造成恶心、呕吐、头晕甚至意识丧失、死亡。”
“可是,磷化氢中毒,我们是可以从死者的血液中检验出磷化氢成分的。”赵科长说,“但是你们之前的那几起案件中,死者的心血都送检了,并没有发现磷化氢成分啊。”
“如果量小的话,只会让人出现不适症状和意识丧失。但是,有可能因为在机体内含量小,而逃过普通的检验筛查。”我说,“因为几名死者,毕竟都不是因为中毒死亡的。中毒只是为杀人提供一个先决条件,更方便下手罢了。”
“让人意识丧失、失去抵抗力,又不让人死亡,还不让理化检验发现端倪,这个需要非常精确的用量计算吧。”韩亮显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