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后记(3 / 7)
而是提供更多职业比赛机会锻炼新人。
江州队在甲级联赛的第一年不过是时势造就的结果,才快马加鞭的第一年升超,那就索性建立三级联赛队伍,全面培养吧。
卖出去的球员不光是为俱乐部、培训集团的青训筹措资金,更多是把他们熟悉的心态传播带到其他俱乐部,所以老董他们与其说是被卖掉,不如说是撒到各处的种子!
就像今天,老董同样穿得很正式,目光复杂的坐在第一排的另一边,经常偷偷看白浩南,好久都没有这样近距离看见狗头了。
四年下来,江州俱乐部一共向两级主要联赛输送了57名年轻球员,现在已经成了常态化,其他俱乐部知道江州队不是来争冠军,就是做买卖的,每个赛季都盯着江州队的发挥,谁好买谁,蓉都队、桂西队都是一样的情况,这俩输送得更多。
价钱还不贵,市场上的明日之星曾经飙升到五六千万一个,白浩南这里几百万就行,球员工资给高点。
这反而促成了其他俱乐部放弃偷挖拐骗,因为家长球员狮子大开口的签字费也水涨船高,到头还要面临打官司赔钱,还不如按照程序买,这么便宜的。
三年时间,硬是把全国年轻球员的泡沫价格压下来!
这样的情况下,谁敢接手蓉都?
就好比接手一家中学,学生都是要毕业的,自己又没有生源,重金买个空壳子来,等着降级得罪领导么?
所以三家俱乐部的格局慢慢固定下来。
这反而又促成所有立志于想打出职业身价的年轻球员,趋之若鹜的到白浩南手下镀金!
栗征就是其中的典范,在国青队里呼风唤雨,回到一线队能上场的机会很少,第二年不惜停训罢练的自己掏钱买断自己合同到了江州,也为江州队保级立下汗马功劳,同时让自己第三年被高薪买走成了强队主力!
宗明系的三支队伍,能够有效点拨年轻球员,更主要是敢于给他们足够的机会去展现提升自己,这样的俱乐部哪个青年球员不想去?
金字塔状的青训球员结构,在白浩南运作的前后七年时间下,也已然成型,五百二十余家培训营,两万多名接受过青训教练资格认证的年轻教练,超过三百万在宗明培训营接受过半年以上培训的孩子,这个数据比教育部那个一千二百万的少儿球员靠谱多了。
虽然还远远不够,但显然这条路才是正确的。
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