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记忆的优势(2 / 4)
括了缺少的斤两,如果实打实卖最多只能赚二十几块。
张爱国和程琳不懂行情,只是帮忙着卖米,顺便观察张建国是怎么做生意的。
张伟大约知道一点行情,毕竟前世父亲就是卖米的,忍不住暗暗乍舌了起来,父亲在工地上做木匠二十来块钱一天,大伯不说多,一天卖个千把斤米,一天就能赚一百二三十了。
结果销售量还是出可他的想象,张建国一天卖出去了足足两千多斤大米,赚了三百多块。
怪不得有人说9o年代遍地黄金!
这让张伟有些期待自己家开始卖米了。
晚饭的时候张建国兴致比较高,卖了壶黄酒又卖了点猪头肉,和张爱国两个人对酌。
“今天生意比较好,平时的话最多卖出去一千四五百斤。”张建国爽朗着笑着说道。
张伟想了一下,觉得大伯没有瞎说,毕竟新年刚过,很多人家家里正好要补生活用品,不过每天一千四五百斤也不错了,一天也能赚到两百左右了。
随后几天里张爱国和程琳跟着张建国继续学习,这些小手段多多少少也明白了一点,慢慢的也知道张建国一天能够赚多少钱了,这让张爱国夫妻俩憧憬着未来,幻想自己开始卖米了能赚多少钱。
只是,有些事不是想想就可以的。
一个礼拜后。
张伟家开始自己出去卖米了。
这一个礼拜张伟家租了一套农房,买了一辆三轮车和一辆自行车,又进了五千斤米,这年头的米只有两种包装,一百斤的和五十斤的,一百斤的进了四十包,五十斤的比较少才二十包。
张伟一家信心满满,找了个上下班时期人流量很多的小区附近摆下了摊子,就准备开始做生意卖米了,只是现实很快泼了他们家一盆冷水。
整整一上午时间,张伟家才卖出去一百多斤米,张爱国和程琳面对这样惨淡的生意,忍不住又拌了几句嘴。
“我都说了去工地上打工了,你非要来魔都。”张爱国有些生气的说。
程琳本来心里也不好受,在听到张爱国这话后,怒气也上来了:“那为什么老大生意这么好,我们家就做不好?”
“我怎么知道!”张爱国愤愤不平。
程琳冷笑一声,说:“你怎么不说你无能呢?”
“爸妈,别吵别吵。”张伟急忙劝架:“我们家才起步,会好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