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回不去的故乡,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5 / 6)
古代的扬州,青楼女子到了晚上,常会在发髻间簪上一朵茉莉花,让它红袖添香。寻常人家的女子也喜欢买几朵,插在衣襟上或是悬于罗帐中。
在江南的大街小巷,穿着素淡衣裳的卖花婆,撩开盖花篮的家织布,里面大多都会有茉莉花。
茉莉花的花期很长,从初夏可以一直开到晚秋。夜色下的茉莉花,白白的小花含情脉脉,一朵朵如圣洁的初吻。
它没有桃花的妖娆,没有兰花的优雅,更没有牡丹的富贵;它只有香,不动声色却沁人心脾。那渗入风中的香,那融入月色的香,可以入茶、入药、入梦,甚至入骨。
许多人年少时,喜欢把茉莉花夹到书本儿里。那纤巧的花瓣儿,记录着曾经的爱恋。当某一天无意中翻开,书里那个夏天的夜晚,微醺的风,以及摇曳着月光的水岸,便一起从记忆中醒来,拥人入怀。
虽然岁月流转,容颜不在,但是香如故!
茉莉花,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前世,《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在全世界传唱。
在流传过程中,仅中国关于《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唱法就有几十种,比较突出的版本是1981年前线歌舞团苏州籍歌唱家程桂兰用“吴侬软语”演唱的。
它是一首中国民歌,起源于金陵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
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畅的旋律和包含着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结构;江浙地区的版本是单乐段的分节歌,音乐结构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此外句尾运用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茉莉花》旋律优美,清丽、婉转,波动流畅,感情细腻,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
歌中抒写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现出一种淳朴优美的感情,将茉莉花开时节,满园飘香,美丽的少女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花、惜花、怜花、欲采又舍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