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一(2 / 5)
风头,二来是怕事情办砸了二太太更加的气恼于自己。
宜浩临走的时候跟她交待的清清楚楚,让她借着机会在母亲面前讨好,不过也不要做得太明显。刘大业虽然可恨该死,看毕竟是宜浩的亲舅舅,让他吃些苦头破破财,不能就容易的把他从大牢里捞出来。
宜浩算准了母亲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求大房那边,早就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若影只管照着他的吩咐行事,二太太已经慌了手脚,听见若影的话就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
“都说儿子靠得住,可这关键时候还是你这个儿媳妇肯替我想。”二太太看着若影的眼神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亲切,“难为你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主,竟然能把事情想得这样周全。你快详细跟我说说,我心里七上八下哪里还有半点主意?”
“三爷打理生意也有二三年,虽然他从来不叫苦,可太太知道他的艰辛。铺子里的掌柜、账房等人都是二哥留下的人马,哪一个不是以二哥马首是瞻?
他们对铺子忠心,却对三爷心存质疑,唯恐三爷没经验没魄力。三爷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跟着有经验的掌柜学习,从不敢托大。摸爬滚打一年多,总算是得到众人的认可。
可是三爷不敢懈怠,总是琢磨着能让生意越做越好,即便是挣来了皇上题字的匾额都不敢松懈。眼下提到三爷不仅是铺子里的人服气,生意场上的人有顾忌,就连官场的人都要给几分薄面。
就在这个时候出了舅老爷的事情,舅老爷是谁?旁人只会说是三爷的舅舅,都会拿三爷说嘴,倘若三爷再有所偏倚,恐怕名声会越发受损!太太要替三爷考虑,他也是左右为难啊。”
二太太听了这样一席话忍不住红了眼圈,她的神情越发的柔和起来,哽咽着回道:“我儿太不容易,都是我这个做母亲的无能。当初不让哥哥进铺子就好了,还不如隔三差五给他点银子花花,不至于连累我的儿啊!”
若影见状心里略感安慰,宜浩想借由此事让她跟婆婆搞好关系,可她却不忍心见到她们母子离心离德。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总算是化解了二太太心中对宜浩的怨恨。
她见二太太哭得悲切,赶紧劝解起来,“眼下三爷不在京都正好,太太出面把事情摆平,好坏都不连累三爷。太太亲自出面跟掌柜的遗孀谈谈,咱们宁愿赔银子,她家儿子想要进仕途也能帮忙。等到她去官府撤案,咱们再去疏通一番,估计舅老爷死罪是没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