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3 / 4)
的儿子寸步不离几夜不曾合眼,却没有时间去看望一眼冬日落水的女儿之后,她也没有恨她,只是失望,也再也不会希望。
就是那个时候啊,命悬一线,因为这个,终身,无子。也好,为那样的男人不值,也不想变成她那个样子,一旦偏心过了,就成了伤害。
她是被推去的。被自己的弟弟,这个家的长子,他父亲一度当成继承人培养的儿子,母亲还是名受宠的侧室。
落水的唯一后果就是,她终于抽出了身的娘,借着这个机会,废了最有威胁的侧室,顺便帮小儿子夺回父亲的关注。而她,起码也借着这件事,借着破败的身子,得了一副丰厚的嫁妆嫁了个不错的人家。
比起很多人已经很幸运,她知足。
可是到了这个家,她才知道什么叫家。
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这就够了。不需要端着架子,学着恩威并施驾驭人,不需要步步小心防备小人,不需要勾心斗角争宠夺爱,不需要费尽心思巩固地位。
用锦衣玉食换这些,她愿意。她不愿意的是,父母那么辛苦。就算他们不说,从越来越少的笑容,不见添加的衣物,越发简陋的饭食,都能察觉出来。就是这样了,衣服添得都是她的,肉蛋都是她碗里的,她看在眼里。
压了眼中的湿润,唐嫣然努力保持自然,连忙转移注意怕自己真的哭出来。这个小家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总不能一直靠着舅舅接济。
她会的不多。
书读了几年,夫子的夸赞也换不来钱。也看了不少风月传记,可又不能写来出版。
对了,她还写了一手好字,在京城女眷中颇有盛名。只是女子的字画诗词都是不可外传的,最多是众家夫人暗自比较,作为择媳的附加分,或者是闺房乐趣。
当然最没兴趣却被逼做的最好的,是女红。作为女子必备技能,请的是最好的老师。在不和弟弟们一起上课后,更成了她最重要的工作。后来看清事实,熄了不切实际的雄心壮志,也是靠着这个,磨了性子,学了忍耐。
以前她也不需要把绣品拿去卖,除了自用送人,也就送礼了。不是她自夸,皇后寿辰,她敬献的那副麻姑献寿图可是被圣上亲口赞誉的。如今倒好,想卖也没法卖,她怎么解释自己突然成了刺绣高手?四岁的女红天才?又不是不想活了。
竟然是如此没用吗?
闭上眼,也难掩心中苦涩。枉费自己自喻天才,自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