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为书山添砖加瓦(3 / 4)
先是列出学校老师的名单,从各个方面挑选出含金量最高的,然后一个个上门拜访。姿态放的低,主要说服理由是为了更多地学生能更快提高成绩,利益只能是附属品,谁让老师多少都有点清高呢?尤其是老资历的。
接来就是整合资料了,汇编出最有代表性的题目,做好分类和分析。这一点几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求助了几位加入的老师,还拉了几个同学水,毕竟学生自己最了解自己,而成绩好的,多多少少会有点自己的小窍门。
然后就是联系好印刷厂,估算印刷成本和印刷量。
最关键的就是联系好书店。
这些东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够呛的。唐嫣然四人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上面。每天放学后就是吃饭,写作业,开会,按照特长分配任务,然后趁着周末到处跑。
比如去拜访老师拉他们入伙,这是李鹏和李元清带着助理负责的。
先大致打听一喜恶,不投其所好也不能一上去就把人得罪了。还要费尽口舌展示自己的实力,让别人相信自己。不少的拜访对象对她们完全无法理解。学生就应该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怎么可以走这些邪门歪道?甚至有想把他们家长叫来好好聊聊的。当老师的都很能讲,很多时候他们只能狼狈离开。
等终于把撰稿人找齐。李鹏和李元清的口才上了好几个台阶,思维能力也是蹭蹭的上涨,相视苦笑的同时,也只能安慰自己,这才是真正的锻炼。尤其是李元清,总算脱离了一身的稚气,有了些样子。
唐嫣然看着成熟许多的他,心里点点头。没白费她一番苦心啊,有一种自家孩子终于懂事了的感觉_(:3ゝ∠)_
唐嫣然和王涛的主要任务是整理资料和调查市场。不要以为这些很简单,他们俩这段时间跑了不知道几所高校,从老师学生那里找来各种题集和试卷,同时试探消费者的喜好。这些试卷和题集。需要概括近十年的所有类型。为了这些,他们甚至跑了了废品回收站!
等东西找齐了,还要进行首次分类,不出彩的全部剔除。留的精华才会交到那些老师手中进行进一步的整理。
印刷厂那边不算太麻烦,有杨虎的面子在,没人给他们使绊子。倒是唐嫣然翻了许久的相关法律规定。制订了几个颇为严谨的合同,再找到专业律师审查无误后投入使用。不是不能直接交给律师来办,而是她觉得,法律这种东西自己多少要了解些,以后坑人还是防止被坑,都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