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陆离辞官(2 / 4)
位置都标注的非常清楚。
而陆离的手指落在的那个点,则是一处山地,旁边注着一行小字‘九华镇’。
谢向晚恍然,“咱们的书院就在这个九华镇?”所以才会叫九华书院?
陆离点点头,道:“这个位置极好,距离官道不远,而且还有几处汤泉池子,待书院建成后。那些汤泉池子也能好好的利用起来。”
不管是做浴池,还是用来种植温泉蔬菜,都很便宜。倘或以此作为招牌。还能招揽一些权贵家的子弟前来求学呢。
谢向晚很赞同陆离的想法,笑着说:“还是二爷想得周到。待书院建成了,咱们便搬到书院去跟学生们一起住。所以,这蔬菜瓜果、鸡蛋肉禽的,也须得准备妥当。有了那汤泉池子就便利多了,哪怕是冬天,也不会委屈了书院的先生和学生们呢。”
陆离双眼一亮,他也是这么想的。他从未想过跟兄长争什么爵位,而国公府的水也太浑了。陆离也不想搀和,偏父母俱在。他们不能分家,若是能以‘办书院’为名躲出去。倒也是件好事呢。
他舔了舔嘴唇,有些不确定的问道:“阿晚,你、你愿意跟我去昌平?”离开繁华的京城,远离奢华的贵族圈子,放弃国公府豪奢、体面的生活,转而去偏僻的山地受苦?!
谢向晚笑了笑,道:“二爷,我不是早就说过了吗,咱们是夫妻,夫妻一体,你在哪里,我便会跟你去哪里。昌平也极好呀,那里有山有水有温泉,咱们既能随心所愿的教授学生,还能畅游山水、尽享田园的妙趣,岂不美哉?”
而京城里又有什么?繁华?豪奢?
那些东西上辈子的谢离早就享受了一个遍,谢向晚对那些再也生不出半分向往。相反的,她更想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振兴谢氏、洗白谢家,若是能让自己在史书上留一笔,那就更美好了。
脑中的谢离最敬佩的人便是盛唐的那位女皇,巾帼不让须眉,一介小女子却能位登九五,为天的女子树立了一个榜样。
谢向晚受谢离的影响,对那位女皇也分外崇敬,最让谢向晚心动的则是女皇的出身——她的父亲最初也只是个木材商人啊。
当然,谢向晚从未想过自己去造反做皇帝,她只是希望她这一辈子能做出些大事来,即便不能名垂青史,也要在当闯出个名声来。
所以,跟那些转瞬即逝的‘富贵’相比,谢向晚更愿意和夫君去做些正经事。开书院、开书局,著书、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