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无妄之灾(2 / 4)
只能得到几两银子,而商人却能获利几百上千、乃至上万两。这还是在重农抑商的情况,商人都能如此风光。如果像朝中的某些官员说的那般。积极发展商业、提高商人的地位,那么以后定有无数的人抢着去做买卖。”
陆离静静的目视陈祚。低沉的嗓音缓缓道:“大家都去做买卖了,谁来种田?我也曾经跟大郎说过,农乃根本,如果丢了这个根本,咱们这个天还能稳固吗?”
陈祚不是头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前些日子盛阳上奏本的时候,便有一些酸腐文官说这是动摇根本,批判盛阳狂妄的时候,还顺便将商人贬得一文不值。
那些文官最擅长骂人不吐脏字,在他们的嘴里,商人就是社会败类,什么市侩、什么重利忘义、什么囤集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等等等等,让人听了,还以为商人一无是处,合该被立时取缔。
当时陈祚听了,虽然觉得有些道理,可又觉得那些人说的太过分了。
还是陆先生这般最合适,既没有否定商人的功劳,也明白点出了为何不能鼓励商业的原因。
是呀,种田不易,经商却一本万利,如果把农和商放在了同样的社会地位上,那么以后谁还愿意苦哈哈的去种地?
如果都跑去经商了,粮食又从哪里来?
陈祚一边听一边暗自琢磨,然后又一边点头。
陆离继续道:“农户艰辛,还有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粮食的亩产太少,如果能提高粮食产量,让农户能有更多的存粮,那时再鼓励商业也不迟。”
陈祚心念一动,道:“先生的意思是,农乃立国之本,必须将农业发展好了,然后再谈其他?”
陆离笑了,虽没有说话,但他的笑容已经说明了一切。
陈祚将方才的话又回味了一,发现,原来朝堂上的事并不复杂,只需抓住了根本,不管朝臣们吵得多厉害,总能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法子。
陆离又道,“农业一道牵扯的事情很多,历朝历代的改革,也多是从土地开始。大郎啊,今天先生给你留一份功课,你回宫后,将自秦以来的历个朝代的土地政策都细细总结一,结合咱们大周朝,分析一历朝历代土地政策的得与失,然后再做个相关的策论出来。”
陈祚也觉得这个议题好,联想到最近朝堂上的争议,好像有人提到了‘土地兼并’,唔,这个倒是能作一篇文章出来呢。
师生两个一边喝茶,一边说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