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忠“君”(1 / 4)
随着群情的进一步激愤, 洛阳各世家也开始纷纷闭门谢客不出。——科举是每个读书人心中当之无愧的圣地,而二十年前那场舞弊泄题案种种细节的一步步揭起, 无异于踩在天下每一个老老实实读书游学的士子脸上,充满讽刺意味地告诉他们,十年寒窗苦读算得了什么?比不上人家轻飘飘地提前泄那么一道题。纵然再学得十全文武艺,你也货不了帝王家!
我们读了这么些年的孔孟之学,学的是忠君报国, 忠得是君, 不是这些名为世家的社稷蛀虫!
如此这般闹哄哄地吵了半个多月, 事情的重点几次偏移,已经从最先的“倒谢”风潮, 转到二十年前的“科举舞弊泄题大案”, 到最后更被有心人撺掇,以潘永文之死为噱头, 作为几方互相攻讦的利器, 热热闹闹, 你方唱罢我登场, 一时间, 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真是叫允僖他们看得好一番精彩。
成帝二十九年底,关于二十年前的那场科场舞弊案,成宗皇帝下旨结案,牵涉进的洛阳世家,除首恶外, 一律以抄家流放处,而最后清算下来,被判抄家流放的,竟有半百之数,换言之,不只是洛阳城内的,可以说是豫州府内有名有姓的大族,几乎多多少少都有被牵连,没有一个的底子是完全干净的!
直到此时,尚且还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的洛阳诸多世家,才是真的感到害怕了。
成宗皇帝雷厉风行,单此一案,清洗了朝堂上六成以上的世家势力,重判之下,三司哑然,但即便如此,朝堂之上,也无一人敢为此案鸣不平,在百姓士子间更是博得一片喝彩,潘永文案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成帝三十年,直到成宗皇帝大笔一挥,于当年加开恩科之后,这些如影子一般,在这个朝堂上曾经或明或暗的影响着这个帝国走向的世家之流,渐渐的,开始湮没在历史的舞台上。
而对后世来说,“潘永文科场舞弊案”对大庄的影响,绝非仅仅是成宗朝间那一年多的争吵纷闹而已,后世史学家一致认同,以成宗皇帝为界,上下划分大庄朝间两个不完全相同的统治时期,成帝二十九年的“潘永文科场舞弊案”之后,在大庄四境之内盘旋几百年不散的世家豪族走到了末路,及至之后的武宗朝间,武宗皇帝重用宰相郇渏初,开始放开市场,重视商税,在商人地位的逐步提高,士商冲突矛盾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门阀世家,也彻底低下了其高傲的头颅,再无与皇权一争之力。
当然,后世是后世,在成帝二十九年底这个敏感的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