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火器06(2 / 3)
射程可达十丈至五十丈。”
康熙皇帝被这份设想震惊的一时说不出话,拿起箱子里的一份金属弹壳的说明,手都有点颤抖。
目前的火铳和鸟铳的缺点太多,用起来不方便,打火不可靠,大多数时候还不如大刀□□方便,所以他才重点研发火炮。
可是现在他的保成给他设想了一个怎样的未来?
“皇阿玛,皇阿玛?” 小太子见康熙皇帝不说话只看着他,就唤了两声。
“保成,你和皇阿玛说,这些资料还有谁看过?”
“没有其他人,儿臣只在自己书房写写,也没有叫宫人们伺候。” 上辈子的成长有着太多的波折艰辛,对于搞研究,‘保命,保密’这四个字几乎是刻在胤礽的灵魂上。
“这些设想,同样可以用在火炮上?是吗?” 康熙皇帝送了一口气后又提上了心。
“是的,皇阿玛,所有火器的原理都是通用的。”
小太子的想法很简单,大清人才济济,他不需要也不适合做具体的研究实验,只要跟进戴锌他们的实验进度,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指点就好。
戴锌这些可敬可佩的大师们,会根据目前的钢铁水平,制造出最大的惊喜。
更重要的是皇阿玛知道了火器的未来,就不会继续局限在,仿制外来传教士们带来的,在西方国家已经属于是落后的火器上。就会理解戴锌他们这么一批天天出力不讨好的大师们的重要性。
这些大师们可以生产出超越西方诸国的火器,可以让大清威震四邻,甚至称霸大海。
他本人不具体的参与进去,皇阿玛就不用担心他的安危。这些具体的研究实验,有皇阿玛督办,比他自己来操作的话,会更快速更容易。
而他可以把时间花在目前更需要的火-药碾磨机这些生产机器方面。
因为火器的研究,大清虽然落后一步,但是基础确实牢的,完全可以自主研发。但是生产这些火器零配件的水平,还处于纯手工状态,实在是跟不上了。
一举数得,小太子很开心。
这些年作为大清太子的生活,对于胤礽确实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光是学习的这些四书五经,百家文章,还有经常跟着康熙皇帝同进同出的耳濡目染。
尤其是这段时间,只要是康熙皇帝不太忙的时候,都会亲自教导小太子批阅奏折,带着小太子旁听他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