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飞机(7 / 8)
般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一,是天生天长的,不可改变;其二是打小儿父母家人的言传身教,这也是不可改变;其三,才是自己后天不断磨练形成的。”
“老夫和石溪道人又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都一把岁数的老人了,秉性已定,岂是轻易会有改变?”
“皇上应该教导过太子殿下,有那样一些人,自身意志不坚定,闻到荣华富贵,美人官爵就骑上墙头,心思摇摆,这样的人最好别用。即使是用,也要小心为上,不可付出信任。”
胤礽点头受教,真诚的道谢,“谢先生指点。皇阿玛确实有教导过孤这些用人方面的事儿,奈何孤的性情太过于求真求全,皇阿玛老担心孤将来会逼得国子监和六部无人,学子们宁可去做买卖跑生意,也不在孤跟前做官儿。”
怔楞片刻,反应过来的傅山先生,想到那些一见到太子殿下,就跟老鼠见到猫一样的户部和内务府官员,忍不住畅快的哈哈大笑。
说起这件事儿,确实是大快人心。
现如今整个大清国都在使用的那个,借贷记账法,就是太子殿下本人当初亲手传授给户部和内务府的。不管户部和内务府的人怎么把账本儿做出一朵花来,里面的那些小道道也逃不过太子殿下的火眼金睛。
这本来也没什么,就算皇上看不懂账本儿,他也知道其中总是会有些猫腻存在,凡是只要不过线就行。
但是小“黄包子”不一样,他较真儿。
把内务府一个月内的所有账本,全搬到毓庆宫,利用两天的空闲时间就全给理顺了,谁多报了一两银子,一个鸡蛋,他都能一一的算出来。
而且“黄包子”还不是那些“何不食肉糜”的皇家人,他对于京城菜市场里面,一个鸡蛋几文钱,十个鸡蛋几文钱这些道道门儿清。连采办这些东西的批发价,回扣,红包,上下打点的规矩等等也摸得明明白白。
这下弄的那些手握钱粮大权,平时耀武扬威,拿着鼻孔看人的户部和内务府的官员们,各个胆战心惊,乖的跟孙子似的。就怕性格严厉耿直的太子殿下哪天不高兴了,就去查他们的老底儿。
但凡做官的人,那个手底下能干净了?当然,“黄包子”也没要求他们都干净的跟以清廉奉公出名的汤斌大人一样,家里穷的叮当响。和康熙皇帝一样,只要这些人不过线,他都一个字也没提。
但是这样一来,好像更吓人了。
他们害怕这种,太子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