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3 / 4)
如此,前三排中间的位置都已经有了人。
茅爱红来得更早,她占了第一排左边的几个位置,向着赵丽芳她们招手,解决了她们的座位问题。
给他们上古代汉语课的老师是一位着名教授,在赵丽芳所在的那个年代里,他编着的古代汉语教材是所有中文系本科生必读、考研必考的那种。
赵丽芳坐在教室里,听着他微微有点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很有一种梦幻感。
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笔尖在纸上滑过的声音是教室里最大的动静。赵丽芳听得还是比较轻松的,毕竟她当初就是古代文学专业的硕士,专业课成绩很优秀。
因为对这门课程比较了解,她的笔记就写得十分精炼而又全面,释例全都记了下来,还加上了自己的一些心得领悟。下课时候,挨着她坐的卢月娥看了就不舍得放开手,几乎全都抄到了自己的本子上。
两节课讲完,老师布置了一个小作业,夹着讲义离开了教室——是的,他们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教材,这门课用的是老师的讲义。赵丽芳看着其中熟悉的内容,心中有些感慨。也许这就是那本经典教材的雏形吧?
接下来两节课,赵丽芳就要回历史系的小教室上专业课《中国古代史》,老师姓纪。
纪老师看起来四五十岁,个头不高,瘦削的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一开始就先问了一些问题来确定他们的水准,然后直接在黑板上列了一个长长的书单,让他们课下去读。
“学习委员是哪个?”
赵丽芳站起身来:“老师,是我,我叫赵丽芳。”
老师点了点头:“如果大家读了书有什么心得体会,写下来交给学习委员,然后学习委员每周五给我送去办公室,下周一上课,我来给大家点评一下。”大家都飞快地抄写着书单。
上完课,又到了午饭时间,三个女生一起拿着饭盒去食堂打饭。
赵丽芳打了一个土豆排骨、一个小炒藕片,拿了两个白面馒头。何玲玲的饭盒里是米饭和青椒肉丝。曹晓燕饭盒里是一个清炒白菜和米饭。
赵丽芳上周就发现了,曹晓燕家庭条件可能不太好,不管是吃饭还是日用,都明显要差一点。
曹晓燕来自江省一个农村,是宿舍里最小的一个,刚刚二十岁,性格比较内向,在宿舍里很少说话。
赵丽芳跟她相处几天后就发现,曹晓燕并不掩饰自己的贫穷,提起来的时候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