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4 / 5)
窗的位置上坐下来,点了一壶茶和几样点心。
“夫君,怎么了?”
谢黎的全部操作絮儿都看不懂,好不容易落座,眨了眨眼,疑惑地盯着谢黎。
谢黎叹气,摇头笑了笑:“好奇罢了。”
他这几个月来,留下过不少的作品,送给曾经帮他作证的吴中用,送给太子,送给同科学子,送给工部同事……这些人只要爱好书法的,都会夸他书法出众,和曹文光都差不了多少。
谢黎心里大概是有些好奇曹文光这个人的,不然也不会追上来。
絮儿一脸迷惑,这时候,曹文光桌上的一群人已经开始说话,谢黎转头放了一分注意力在上面,絮儿见状便没有说话。
两人安静地听了一耳朵,才知道他们是在点评一张图的字如何。
“画作还有些稚嫩,不过书法已经是大成了,不知道是哪一位大师留下的墨宝。”
“这里不是有题名吗?我看看,毓之散人……有谁知道毓之散人是谁吗?”
“这个人并不出名,但是我见过他的字,字如其人,非常的漂亮。”
听到这里,谢黎愣了愣,和絮儿对视一眼,露出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没想到,他竟然也有了知名度。
谢黎站起来,走到曹文光等人桌前,拱手道:“刚刚听到列位在讨论在下,在下厚颜,前来拜访。”
一行人先是惊讶,听到谢黎自报家门后,更加震惊,对视一眼,立刻看向了曹文光。
曹文光笑了一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毓之散人未免也太年轻了。”
一见如故或许就是这样说的……
谢黎和曹文光聊得很投机,后来还一起合作,留下了两幅墨宝,相互赠送,一人收藏一副,作为初次见面的礼物。
之后几日,絮儿身体恢复得很快,谢黎还是不放心,特意在嵊州停留,又和曹文光见了几面,成了忘年交。
就这短短几日,他和曹文光相互点拨,书法更上一层楼了。
没想到,这趟嵊州之行,竟然还意外地让谢黎多了一个书法上的朋友……
……
离开嵊州,谢黎继续回家。
剩下的路程马车走得慢一些,絮儿没有晕车,安安生生地回了广阳府,换船回到长今县湾头村。
朝廷的封赏和诏书还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