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抢劫(6 / 9)
退伍后还驻扎在西北为祖国继续燃烧奉献的,对一些行为是挺看不过去的,对红卫兵率先也会带上审视的目光,这打听家里情况绝对是正常的。
当然那打听的方式也不是质问语气,就跟长辈对小辈的关心闲聊似的,一来一往的家常叙话中就把自己想要的信息给到手了,确认了这不是为非作歹那一挂,也就是为了见主席(加旅游)才当上了红卫兵,还是家里人支持出来见见世面的,而家里长辈也是上过战场的军人,心里就有数了,不是爱搞事的就好。
而且家里长辈是军人,这也是加分项,虽然打听之后不是认识的战友,那也无碍,这个年代军人对军人的认同感是比较高的,四个孩子看起来也还不错,挺懂礼貌的,马姑娘他爹看他们的眼神就比较和蔼了,又聊了会这才去把留给他的锅里热着的饭菜端出来吃掉。
兵团水不多,天气又干又冷,冬天没事很少洗澡,外出工作不是特别脏的三天或者一周洗一次澡的都有,不过这刚到第一天,还是有弄来些水让他们洗洗的,很节俭不能浪费,铁柱这些没缺过水的其实不大懂,但哪个山头唱哪个山头的歌,在别人家做客是要讲礼貌的,用少量的水从头到尾洗了一遍,身体都觉得舒爽,但要快点儿穿衣服到炕上去,虽然墙壁改造过也热乎,但还是有夹着冷气的风进来,不大习惯。
天黑的快,秋冬时分除了上晚班的大家伙更是早早上床,隔壁顾家过来一次,也关心了一下铁柱他们之后,确定他们今晚都在马家睡觉,这才回去。
也是跟马家夫妇一样挺热情和善的一伙人。
晚上四个孩子跟马家的小儿子睡在一张炕上,堂屋既是客厅又可以是卧室,都睡炕,把炕烧暖和了,睡在上面不觉得冷。
都没睡炕的经历,还挺新奇,摸摸索索了一阵,又跟马家小儿子聊天,七八岁的年纪,聊得来,对树根他们这么小就干四处跑挺佩服的,驴蛋就在那儿吹牛逼,小儿子很捧场,聊的可嗨,到最后铁柱他们都睡了,他们俩还在那儿聊,实在困的不行了,这才迷迷糊糊睡过去。
认床是不存在认床的,换成是炕也一样,又因为炕烧的热乎,这比在接待站睡得还香呢。
只是翌日栓子跟树根都感冒了,大概是不适应这气候,不够皮实,好在也不是重感冒,不会头重脚轻,喝完新鲜的生姜牛奶没多久也就活蹦乱跳了。
这边是真的有游牧民族,本地兵团也是养牛羊的,牛奶羊奶要喝很方便,不像址城一开始江舒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