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小青龙汤(2 / 4)
帘子。
来者穿一袭灰袍,发须灰白,身后跟着个提药箱的小药童,林妈妈并几个丫头回礼,后知后觉的崔清作势起身,被林妈妈按住,他们叽里咕噜一番对话,大夫从药箱拿出个小手枕,她愣了一下,慢慢将手腕放上去,林妈妈在她腕上覆一层丝质手帕。
大夫闭着眼睛把脉,时而摇头晃脑,时而捋须点头,片刻,他说了一堆话,似乎在问崔清的症状,香墨在旁答了,药童早已从药箱里掏出笔墨伺候,大夫接过纸笔,小方桌上挥就一张药方,林妈妈毕恭毕敬送大夫出门,唤香墨前去抓药。
[让她拿药方过来给我们看看,]陈仁可不敢把崔清的性命寄托在古代医疗条件上。
崔清叫了香墨一声,指了指她的手,胡儿见势拉开半边青罗床帐系好,扶着崔清坐起,香墨及时垫上蓝色团花靠枕,将药方双手送上,数行潦草的字体映入眼帘,陈仁实时截图,发给历史小组和医药组。
好在历史组有个学书法的教授,不然还得找外援,两名中医拿着翻译后的方子嘀咕开来,“麻黄二钱,桂枝一钱,这是小青龙汤的方子,不过,为何宣散的麻黄与桂枝用量少,干姜、细辛反而多呢?”
“这方子有什么不对吗?”陈仁久不见结论,直接走过去问道。
其中一名年长者解释道,“一般咳嗽初期,像崔清这种情况,多用麻黄、桂枝这些药物,能把外邪驱散出去,而干姜、细辛主润法,适合久咳之人。”
另一年轻医生插话道,“简而言之,这方子药力不够,但也不能说错,放唐代这医疗条件,体质好的,好吃好喝伺候,养个十天半个月也就好了,要是弱些,没准缠绵病榻,落下宿疾,更严重一点,一命呜呼也不是不可能。”说到后面,他看见陈仁的脸色,声音越来越低。
“当然,或许古时候药材药力、度量衡计算和我们这时候不一样,可以先试吃几副看看,”老中医老成持重,不轻易下结论,年轻医生却偷偷翻了个白眼。
陈仁默默思索,回到自己的座椅上将医生们的发现告知崔清,她骤然一惊,手中药方仿佛重如千斤。
“这药方能改吗?”她第一时间想的是保住自己的小命。
[如果我们改了方子,他人便知你懂药性,]陈仁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且不提十三娘学没学过医,你丈夫可是被砒|霜毒死的,当时你也在场,他们隐瞒死因必有秘密,凶手万一知道你懂药……]
“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