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4 / 5)
道:“小民是固州谷阳县人氏,和荆妇带着孩子去京城探亲,因为不熟悉路,误走到此,只能再此暂歇。”
络腮胡子往屋里看了一眼,果然看见一位妇人带着两个孩子在屋里,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齐娘子低着头搂着安姐儿侧过身子避开那大汉的打量,如果齐娘子转头朝外看一眼,就会发现屋外的大汉是个熟人。
络腮胡子又问:“可有籍贯路引?”
“有有有!”齐光宗从怀里掏出贴身藏着的籍贯册子和路引,大尧新规,凡是离乡,不管是走商还是探亲,都要有随身携带籍贯路引,以证身份。
络腮胡子接过册子路引,借着手里火把仔细查看,见无误后便还给了齐光宗。
然后回到队伍里,朝着领头的四人回话,没一会一个银袍军爷下马走到齐光宗面前抱拳道:“我是京郊大营的校尉,深夜打搅,实在过意不去,你们且自便,我们只在外面扎营,明日一早就走。”
竟然是个少年人,探着脑袋偷偷朝外头瞧的安姐儿感慨不已,这也是个绝对能让许多闺女牵挂的少年人,果然还是外头的花花世界精彩,这才出来两个月就看到了两位俊俏少年了,虽然前头那个一肚子坏水,可是不影响安姐儿欣赏他的相貌。
那个银袍小将似乎察觉到了安姐儿的视线,朝着安姐儿笑了笑,安姐儿“嗖”地把脑袋埋在齐娘子怀里,心里觉得有些奇怪,这人笑起来好眼熟,在哪里见过呢?
那支军队果然没有再来打扰,只用了半刻钟就在外头扎好了帐篷,而且一百多号人竟然没有一丝喧闹,齐光宗感叹不已,如果大尧的军队都是如此,那当今能坐上龙椅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第二天天未亮,外头的军队已经收了营帐生火做饭了,昨晚的银袍小将再也没有露面,但是那个络腮胡子却来了,送来了满满一罐的热粥,再次表达了歉意后表明了来意。
“这条路虽然能通往京城,但是长久不用早就荒了,我们校尉见你们夫妻是外地人,又带着两个孩子,我看你们也有马车,为了安全起见不如跟在我们队伍后面,也好有个照应。”
齐光宗求之不得,再三感谢后应了。
不得不说跟着军队就是方便,不用提心吊胆担心贼匪的问题了,到了吃饭时候还能跟着混口热饭吃。
等三日后快到京郊大营时,安姐儿已经和军爷们混的很熟了,这些军爷都是好汉,见安姐儿乖巧漂亮,心里欢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