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2 / 5)
靖王迟疑,“北上路线极多,且百里虞扬等人已是离开多时,要寻得小旭姑娘踪迹恐非易事。”
陆盛似未有多在意,只道:“寻不着便寻不着,此时战乱,趁机放一些我们的人北上,日后必定有用。”
靖王闻言,这才醒悟过来。
此时战乱,北上各关卡想是被肖寒岁派兵占据,但行事匆忙,如今管理并不严苛,他们正好趁乱,将心腹安排在北上各据点处。
众人准备离去,赵从安担心林中有人埋伏,领着数十人先行一步探路。
靖王陆晔带人殿后,随侍在陆盛身旁。见赵从安等人离去,靖王返身,正待躬身引陆盛离去,却见这名未及十八的太子垂眸看着地上散乱的野果。
他神情落寞,竟是透出几分脆弱之相,靖王心惊,不敢再看,微微后退一步,垂下头去安静的候着。
须臾,前方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靖王微微抬眸,却是见着陆盛蹲下身子,沉默的一个一个将散落在地的野果捡了起来。
这时,他突然想起方才为太子挡剑的赵焕茹,只沉沉叹气。
***
广业十八年,秋,木兰围场一役,大周一分为二,南北互不往来。
百里虞扬携传位圣旨,拥护淑妃之子登基,改年号建元,占据京都等北方城市。扬言陆盛等人于秋猎时杀献文帝,意图谋朝篡位。
前太子陆盛南下,以江南为据点,并未称帝,其言百里虞扬为乱臣贼子,挟天子以令诸侯。
双方言论不一,局势紧张,但因江南水患,战事稍休。两月后,水患尽除,入冬,战事方才蔓延开来。
……
这日,百里虞扬下朝后,未如约至御书房与肖寒岁商议战事。
如今朝中重臣,一半为肖寒岁心腹,另一半则是百里清往日的门生,此时皆归顺百里虞扬,入朝做事。虽则朝堂上,势力一分为二,但真正令他有力与肖寒岁分庭抗争的则是他手中兵权。
秋猎之初,百里虞扬令人携玉牙探得东宫人马路线后,立即着人携玉牙入京都城南典当行。
战役爆发,他赶在肖寒岁前面将太子安插在京都的势力一一铲除,将陆盛这些年累极的财富尽数归入百府。
此后,秋猎一役战败,肖寒岁忙着整顿皇宫,安插自己势力,他则迅速用搜刮来的金银,招兵买马。
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