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三年后(2 / 3)
顾嫣不再下山,在鸡冠岭过起了隐居生活,顾安和唐氏每隔两个月就去郊外庄子上住三四天,其实是去鸡冠岭看闺女儿子。
顾安怕总是运送粮食上山会引起注意,几次上山后终于在一处山脚下找到了一片空地,叫人在那里试种了玉米等农作物,虽然收成不好,可也够这些人吃上四五个月,再加上顾嫣种的蔬菜,运上山的粮食就少了很多。
唐振霆在顾安和唐氏等人离开常州后又呆了一年,将常州的产业处理干净,又委托在常州的好友代理海上贸易,在来年夏季到达了边城。
唐振霆到达边城后,唐氏在边城开了三家粮铺和一家杂货店,由弟弟唐振霆代管,而唐氏则是专心管理善堂的事。
唐氏做为唐家人,做生意的脑子不白给,一年的时间里就把善堂的事打理的有声有色,收入的流浪儿和孤寡老人已近五百人。
善堂里以成年人居多,有手脚的年轻人一个没收,全是老人和孩子,还有一部分无家可归的妇女,唐氏将这些人全都分开管理,会手艺的教授其他人技艺挣钱,不会手艺的就跟着学感兴趣的东西,做出来的成品再拿到市场上去卖,卖的钱对半分,分来的钱唐氏也没要,而是放入善堂里供孩子们学习用,而她只在每月初象征性的收取他们的伙食费,当然,他们交的银子还不够在善堂里吃上十天的,剩下的全是用的他们自己的挣的银子,这就等于他们自己在养活自己,而顾安一家则是一纹银子也没花就培养并收拢了一批忠心的人为他们办事。
善堂里的孩子们也不是什么活都不干,每天早上要跟着顾府的护卫学习拳法用来强身健体,上午就跟着善堂里的两个老秀才学字,到了下午则是学习技艺的时间,喜欢什么学什么,善堂不加干涉,只是必须得学一样,不选不行。
善堂在唐氏的努力下正常动转起来,在唐振霆到达边城后两个月,唐振霆又在易城找到个织毯师傅,教授善堂里的妇女织毯技艺,一年后善堂里编织的毛毯全让唐振霆拿到了京城去卖,善堂又多了一项收入,大大改善了善堂的生活水平。
边城在顾安一家到来后改变很大,街边的乞丐明显减少,原来年轻的乞丐也开始积极地找活干,还有一部分去了军队。
要说改变最大的,还是谭雄调回京城的事。
谭雄守边多年,战功立了不少,时缝谭家老爷子过寿,魏文帝给了他一个恩典,让他回京述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