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4 / 8)
一年虽然总会收进不少学生,可每年被陆陆续续退学的也不在少数。或是品德有问题,或是进了学院之后,便不思学习……其中细节,却只有学院内部的人知道。外面的人听得再多,也不过是八卦。
但有一点可以确信,前面好几届春闺,前三甲都是晨光书学的。
有这样的地方,季颜自然想将徐秋送进去。
但以徐秋现在的学识,只跟着徐源在村子里读书是远远不够的。幸好这一次徐源碰到了他以前的朋友,那人到已是举人,见到徐秋,很是喜爱。便对他指导一二,虽然只一两天时间,徐秋亦觉受益匪浅。
他们现在搬过去,一来可以让徐秋就近讨教,二来,参加院试也方便,三来,晨光学院离得也近,万一有什么消息,可以更快得到。一举多得,又全是益处。
“可是母亲,我们的钱够么?”徐秋听了季颜的打算,皱着眉头开始算账。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季颜也从来没想过要把他养成不知俗务的书呆子。所以,面对这样的事,徐秋很自然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花费问题。他一直都记得,他们不是什么富人。
“够的。”季颜道:“我准备买个小一些的院子,又不准备做什么营生,所以偏僻些也不甚要紧。到时再买些田地,等地里有了出息,花销也就不会太多。再一个,你有了秀才功名,也有粟米可领……”
徐秋瞬时觉得肩上压力重重的:“母亲放心,孩儿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尽力就可。之前的前还剩下许多,我平日绣花也能贴补家用。并没你想的那么艰难。”
徐秋自是不信的。
村子里因为只是私塾,所以花费有限。而且其他人跟他不同,他买的书是其他人的许多倍,练习用的笔墨纸砚,更是旁人的不知多少倍……他一个人的花销,比其他所有人加起来还要多。所以,他相比时并不拿那些同学比。他只拿隔壁徐汇叔作比,徐汇叔一个人读书,拖累的一大家子日子都不好过……而他家,就只有母亲一个人辛苦。
母亲在他面前表现的寻常,不过是为了让他安心罢了。
季颜还真不知道徐秋会这样想,却也没太深究,小孩子懂事些,总是好的。
“这件事你跟源先生说一下,看看他的意见如何。”到底是徐秋的夫子,而且对于府城,徐源比他们更加了解。
徐源自然没有任何意见,只问他们钱可够。他到是知道季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