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力波(3 / 7)
一头扎入了汽车制造这个行业。
在此之前,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制造汽车。对汽车的所有理解,就是四个轮子上放一张沙发。所
以,这条路走来格外艰难。两
家厂都用别的车底盘,自己拼凑出了第一款汽车,结果一辆都没卖出去。因
为,他们并没有汽车生产牌照!国
内可不像国外,只要你有钱就能创立汽车品牌。国内实行的是许可证制度,不在生产目录上的企业,你就是做出来了也不允许对外销售,卖出去了车管所也不给上牌。
他们为了解决资质也是想尽了办法,老尹的车厂属于和安徽联办,省里非常支持,也在通过各种关系帮他托人情、跑牌照。老
李则是彻彻底底的行外人,又是不受国家重视的民营企业,在汽车行业没有任何关系。谁也不想看到再进来一个抢食的,于是上下有意无意地打压,让他为了搞到生产资质,几乎是挠光了头发。
此次接到钢铁城邀请,前去力波考察对方研发的发动机项目,一众国营汽车厂干部都走在一块,就把他俩排斥在外,没人跟他们说话。…
…还是有的。
在人群中,还有一个比他们更另类的,那位叫老王的,本是一家电池品牌厂商,不知道脑子出了什么问题,突然想造车了,拐弯抹角通过关系搞到了邀请,也混了进来。
由于共同的际遇,让三人越走越近,在众多国营汽车企业之中,自发地形成了一个三人小组,经常在一起就汽车技术、未来展开讨论。
在讨论中,三人各抒己见,也慢慢形成了自己对未来发展的看法。
老李认为品牌很重要,他坚持要依托大品牌、国外品牌,逐步拓展市场的认可度,走品牌销售道路;而老王和老尹则坚持认为技术是核心,应该以研发为主,酒香不怕巷子深,好东西一定会有人买。
但在老王和老尹之间,意见也有冲突。老
王认为未来的汽车应该是走电动汽车之路,所以应该大力研发高性能电池、电机技术。而老尹则认为内燃机仍将在很长时期内处于统治地位,没有必要太过超前,还是应该集中精力研发发动机技术。
三人时时探讨,不断争执,渐渐梳理了自己的想法,各自走上了风格鲜明的发展之路。
……在
接待处登记之后,所有的家长与新生都乘坐专车来到了码头,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