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走出摇篮结(终结章)(4 / 9)
推力较小,如果在地面就启动电推,根本无法推动飞行器。
然而在这个引力微弱的太空,电推却能发挥大作用,推动着飞行器绕地球飞行同时,对轨道进行微调,经多次变轨,逐步抵达远地轨道。
经过半月的调整,测试飞行器成功抵达预定轨道,开始绕着地球运行。
成功了!虽然还没达到三万六千公里的远地轨道,但这也意味着采用电磁轨道以替代一级火箭,采用小型助推火箭到达近地轨道,再用电推升上更高轨道的设想是正确的。
这一实验,为降低发射成本,频繁发射奠定了基础!指挥大厅中华制造与国内的专家们都站了起来,用力地鼓着掌,脸上喜悦无限,兴奋不已。
这次实验的成功,为未来航天普及化,打开了一扇大门。
中华制造与国内专家再接再厉,在对这条实验电磁轨道进行分析总结之后,选择了海拔六千米的青藏高原,重新修建了一条长达十公里的大功率电磁轨道。
新的大功率电磁轨道,最大弹射载荷达到了五吨,确确实实具备了实用价值。
而且新的逐级加速方案,让重力加速度增加变得更加缓和,飞行器内精密仪器因冲击受损的情况降到了最低。
更重要的,是更长的加速,让未接受专门训练的普通人,也足以承受。
这一点至关重要!经过一年的建设,青藏高原电磁轨道建设完成。
在随后的测试中,成功将一枚五吨重的空心铁球,发射到了八十公里的近地空间,验证了这套设备的可靠性。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内,这条电磁轨道先后将七艘圆柱形太空舱发射到了近地空间,再利用其自带的电推火箭,成功到达345公里的预定高度。
通过地面遥控,七艘太空舱顺利完成对接,组成了一个重达35吨的试验型小型空间站。
空间站的发射成功,震惊了全世界。
连续多日,不断有不明国籍的飞机试图侵入徳汶领空进行侦查,试探徳汶防空薄弱点,均被天眼系统及时发现,在其侵入领空前即发出警告,予以驱逐。
2011年3月起,对方开始改变策略,派出ea6b咆哮者、p3等电子战机、侦查机靠近徳汶外海,迅速进入又快速离开,逼迫雷达开机,以收集雷达特征。
并多次实施大功率信号干扰、释放假信号等,以确认徳汶电子设备信号,验证攻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