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渐近线(下)(5 / 6)
胡某出去牵一匹白马回来?!”胡大海的反应也不慢,紧跟着拉起刘伯温的另外一条胳膊。(注2)
经过这两个人一打岔,朱重九终于发现,自己今天人品大爆发。虎躯一震,招得名臣倾心相投。赶紧将苏明哲和胡大海二人轻轻推开,亲手从地上扶起刘伯温,“原来你不是要走!那,那你刚才说得何必如此郑重。吓得我魂儿都快飞了。起来,起来,咱们秦王与魏征之约,依旧算数!”
“臣愿为主公之人镜!”刘伯温忍住眼泪,用力点头。
“你放心,朱某将来肯定不会推倒你的墓碑!”朱重九高兴得忘乎所以,顺口就胡来了一句。
刘伯温又听得满头雾水,沉吟半晌,才明白朱重九又在乱用典故。忍不住含泪摇头,笑着回应,“主公,《新唐书》编纂仓促,其中疏漏颇多,所载之事亦未必属实。”
顿了顿,他的声音再度转向郑重,“即便玄成公结局果真如书中所言,能与先贤齐名,臣此生亦无所憾!”
“噢,噢,我读书少!”朱重九听闻,心中好不尴尬。抬起手,习惯性地搔自家后脑勺。
“主公若是读书少,大总管府上下,至少有一大半儿人是白丁!”刘伯温终于决定了自己今后的道路,心情愉快,一开口,就又把半数同僚给扫翻在地。“然主公所选之路,毕将步步荆棘。微臣不才,敢问主公心中可有准备?”
“这……”朱重九知道刘基现在是全心全意想替自己谋划,犹豫了一下,轻轻松开对方的胳膊,“伯温,你跟我来!”
说着话,他快步走回桌案旁。提起焦玉专门给自己打造的汲水笔,在一张白纸上迅速勾画。
一道横轴,一道无限贴近于横轴的渐近线,还有另外一道,则是与弧线起于同一源点,与横轴呈九十度角笔直向上。
“这个,是朱某所言的平等!”抬头看了一眼刘伯温和围拢过来的众文武,朱重九深吸一口气,指着刚刚画好的横轴说道。
随即,他的手指迅速上移,指向弧线,“这个,就是朱某现在想走的路,与朱某所求的平等之道也许永远无法重合,但总归会越来越近。”
“而最后这个!”就在大伙微微发愣的时候,他用力砸了一下最后一条竖线,“就是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只要我们选了它,就会掉头而去,永无终点。你爬得再高,头顶上也会还有比你更高的人在踩着你。一样会受尽欺凌奴役,永远不得解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